顏哲泰神父(Jose Maria de la Calle)

顏哲泰神父 Jose Maria de la Calle 

顏哲泰神父一行五人(當時均為「大修士」,包括賴甘霖)於1947年12月23日抵達上海,這是二戰後,由西班牙派遣來華的第一批傳教士。由於戰亂,原本預定兩年的專務研習中文時間,卻多半消耗在避難奔波的路途上。如果,有人至今仍苛責賴甘霖神父的中文程度差,務必要把當年大環境制約的因素算進去。何況,他說的中文,還要比顏神父好很多。

時代的因緣際會,顏「伯伯」(中外的熟朋友們都喜歡稱呼他為〝Pepe〞,發音近似〝伯伯〞)的黃金歲月都奉獻給了菲律賓;要理講授和培訓師資,以及撰寫相關的教材,是他的所學和所發揮的專長。1960年,為馬尼拉29所公立中學開設「宗教課」的計畫──從無到有、找錢找人、辦培訓、寫教材、說服各級教育主管等──這些只不過是衝勁十足、年輕神父的初試啼聲。在梵二大公會議沸揚聲中的1962年,馬尼拉總主教桑多斯樞機(Cardinal Santos)要他設立一所全教區的要理學院,並擔任院長;顏神父以一貫語帶幽默的口氣回憶道:「你要把整體計畫呈給主教,而且跟主教說,『錢的事情,您不要擔心!』」

在這些「牛刀小試」的基礎上,他和前輩名師等五人小組於1965年共同創辦的「東亞牧靈中心」(EAPI, East Asian Pastoral Institute),遂行梵二教會大改革的契機,將新觀念、新作風務實地傳授給涵蓋整個東亞地區──從巴基斯坦、印度,直到大洋洲中名不經傳的小島──天主教會的精英骨幹,也就順理成章了。顏神父生命中精華的25個年頭,在東亞牧靈中心的各個項目計畫和訓練課程中,淋漓盡致地發揮。台北牧靈中心的創辦和經營,也受了東亞牧靈中心的啟發;當年在台灣牧靈工作上頗負盛名的郭彬生主任,也曾於1980年到東亞牧靈中心進修七個月。

從1985到1994年,顏神父受命轉換跑道,成為「中國傳教使徒代表團」(DCA, Delegation for the Chinese Apostolate)的一員。他們從馬尼拉襄助全球耶穌會士關懷中國大陸。定期出刊〝CORRESPONDENCE〞(通訊)雜誌,報導中國教會的近況動態,每年組團前往中國旅行訪問,傳遞訊息、支援(書籍、金錢……)當地的教會,做了許多的工作。馬尼拉總主教辛樞機(Cardinal Sinn)於1987年11月代表教廷正式訪問中國,由當時的總理趙紫陽接待;由於辛樞機是顏神父多年的「把臂」(buddy)之交,故他協助行前籌劃、並且全程參與、並且留下詳實的記錄,這些就算現在看來也是很不可多得的成就。

而與前馬可仕總統家族間的互動,更能突顯顏「伯伯」乃是當年菲律賓各界一個響叮噹字號的人物,熟朋友口耳相傳,顏神父是馬可仕總統的「家庭神師」;他一貫地低調回應──只不過有兩次應邀,給馬可仕內閣的閣員們領避靜罷了。然而,東亞牧靈中心在雅典耀(Ateneo)大學校園內的大樓於1968年4月1日落成啟用,受派前去總統府迎接馬可仕夫人來剪綵,沿途來回跟著她風光地受歡迎的場景,他卻津津樂道。

到高雄四維文教院(1994~2003)和迄今在輔大神學院,當真是歲月催人老,生活也由絢爛歸於平靜;歷練於「持平心」的神操,依然樂活在每一個當下;傾聽和關懷周遭前來尋求長者人生智慧的每一個人──包括,內心仍然忐忑掙扎中的初學修士、神修小會高雄分會的會員和他們的家庭成員,適時地給予一個簡短而溫馨的建議──非常包容,但絕不「和稀泥」。
「伯伯」的精彩人生,我們仍然期待,那些散佈各處的「碎片」能早日聚攏,以拼湊出一幅更清晰的美麗圖像;畢竟,我們祈求上主願意讓祂的忠僕領受一份小小的獎賞和大家的掌聲鼓勵,也算是合乎人情的小要求吧。

by 范京生 2013.09.30

 

延伸閱讀 

一位動靜皆宜的君子──名實相符的基督徒

在梵二大公會議沸揚聲中的1962年,馬尼拉總主教桑多斯樞機(Cardinal Santos)要他設立一所全教區的要理學院,並擔任院長。顏神父以一貫語帶幽默的口氣回憶道:「你要把整體計畫呈給主教,而且跟主教說,〝錢的事情,您不要擔心!〞」

在這些「牛刀小試」的基礎上,他和前輩名師等五人小組於1965年共同創辦的「東亞牧靈學院」(EAPI),遂行梵二教會大改革的契機,將新觀念、新作風務實地傳授給涵蓋整個東亞地區--從巴基斯坦、印度,直到大洋洲中名不經傳的小島--天主教會的精英骨幹,也就順理成章了。

樂於助人、幽默、愛華人的顏哲泰神父

顏神父生性樂觀幽默,不會因當院長而表情嚴肅,使我們喜歡親近他。因「耶穌會」台灣區會長要求會院自養,有時他告訴我,他很感謝我每月我把本堂神父生活津貼兩萬元及奉獻彌撒意向約一萬五千元一齊準時交給理家,當做會院的生活費。他很謙卑地告訴我,他靠我吃飯,因他是窮人,他的中文不好,沒人請他做彌撒而沒收入;他要對我好一點,否則他會沒有飯吃。其實這是他的謙遜;對別人的感謝、尊重及鼓勵;他有時有外國修女、神父或修士請他講英文退省也有收入不是窮光蛋,裝窮是他的幽默感。

有時他告訴我,他快樂的原因:是因為他很謙遜。若一個人講自己謙遜是一個驕傲的人,驕傲的人不可能有朋友,沒有朋友的人只有孤獨、自閉不會有快樂。他這種繞彎的幽默,有時使聽的人不容易瞭解,但覺得奇特,故以微笑回應,達到顏院長使人快樂之目的。

有一天顏院長用餐時要告訴我,他很健康就說:「我的血壓很低」。大家都笑了,因四聲不準。我恭喜他健康,但你講「血壓很低 」你發「二二二三」聲,而正確是「三一三一」聲。他又對我說:「謝謝你」。大家又笑了。你發「一一四」聲,正確是「四四三 」。他實在是我們團體的開心果。只要有他在,就有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