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使命

jesuit-education

耶穌會教育的特徵

1.肯定世界的
耶穌會的教育肯定世界基本的善。在學習天下萬物時,它設法激起一種驚嘆感和神秘感。

2.團體中每一個體的完整培育
耶穌會的教育探索人性。它幫助人類團體內的每一分子充分發展所有天主賦與的才能。

3.宗教的幅度滲透整個的教育
宗教和靈修培育是耶穌會的教育整體的一部分;在教育的過程上,它不是附加的,也不可分離。在所有的課堂裏,在學校的氛圍內,尤其在正式的宗教課中,作一切的嘗試,提供以信德回應天主的機會,把它當作一件真正合乎人性,而不違反理性的事,同時發展那些能夠抵抗現代生活中世俗主義的價值觀。

4.一件使徒工作的工具
個人的培育不是一種抽象的目的;耶穌會的教育也關注到學生在人類團體中,如何利用他們所受的培育服務他人。

5.信仰與文化間的交談
個人和文化結構是屬於人性的、不完善的,並且有時受到罪惡的影響而需要悔改;天主亦在各式各樣的文化方式中啟示自己。耶穌會的教育鼓勵與其他文化,包括各種科學,的接觸,和對它們真實的賞識,好使學生能對每一種文化的貢獻和缺點作創作性的批判。

6.對每一個體的照顧和關切
課程集中於人多於應授的教材。透過師生之間的個人關係,促成負責任地運用自由的成長。教師與行政者一方面尊重學生們的隱私權,也準備好聆聽他們的關注和需要,與他們分享人生經驗,並在個人成長和人際關係方面幫助他們。

7.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活動
教師的任務是幫助每個學生成為一個願意為自己的教育承擔責任的獨立的學習者。透過積極的參與,鼓勵個人學習及反思,並提供機會讓他們發掘及創新。

8.畢生向成長的開放性
耶穌會的教育要設法灌輸學習中的快樂,和終生學習的意願。

9.價值導向的
耶穌會的教育包括對價值、對態度、並對評估判斷標準能力的培育。每一個學生都應有自律:這種自律可表現於理性的嚴謹、貫撤認真的學習、及尊重人性尊嚴的操守。在一所耶穌會學校裏,學生可透過有系統地審視相互抗衡的觀點以制定一套價值體系。

10.對自我的實際認知、喜愛和接納
耶穌會的教育強調生活中的樂趣 — 這是負責地利用自由的結果,但它也承認罪惡的現實性及其對自由做成的障礙。它鼓勵學生們,透過檢視個人的偏見及評估相對的善和不同的價值,辨別及消除成長的障礙。教師和行政人員們要幫助學生反省個人的經驗,讓他們明認自己的天賦,也接受自己的不足,並盡可能予以突破。

11.對世界的實際認識
耶穌會的教育強調所有的受造物都是好的,同時對罪的社會性影響有所警覺,這種警覺使學生體認人和結構是能夠改變的,並且為這些改變而投身工作,為所有的人帶來人性尊嚴及社會公義的契機。

12.基督是楷模
作為基督徒就是要步武基督,效法祂為天主的愛和寬恕作見證,與所有受苦的人同甘苦共患難,並且為他人服務而不問收獲。

13.牧靈的照顧
牧靈的照顧使每個人能回應天主愛的召喚,並深化他們獻身服務他人的意願。耶穌會的教育協助每個學生回應天主對他或她在個人或職業生活中服務的召叫。

14.祈禱與崇拜
祈禱是信德的表現,不斷重申個人的承諾,和與天主建立關係的方法。與天主信德的關係,無論是個人的或是團體的,都鼓勵效法基督作為「為他人服務的人」。耶穌會學校鼓勵其天主教成員在宗教或靈修禮儀中表達自己的信仰,以為學校的目標作見證。

15.積極生活
耶穌會總會長伯鐸.漢斯.柯文柏於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在法國凡爾賽向耶穌會校友說:「我們強烈要求你們,並設法啟發你們,將你們所珍愛的種種價值觀,你們在培育中所接受的價值觀,在具體的行動中踐諸實行。」

16.服務信仰而履行正義的教育
履行正義包括追求和平的行動,其目的在使每個新型社會中的新型人成為完全合乎人性的,並負起促成他人人性發展的責任。耶穌會的教育重點便是追求正義的教育。適當的知識配合嚴格而批判的思考,將使在成年生活中獻身為正義而工作更為有效。在一所耶穌會的學校中,追求正義的教育包括對社會作批判性的分析;政策和課程要對消費者社會的價值觀作反見證;及有機會與不公義的世界作實際的接觸。

17.為他人服務
耶穌會的教育幫助學生了解:靠天主的助佑,並為全人類的好處,他們應發展天賦的才能。為了促進對他人的關顧,耶穌會的教育強調集體價值。教師要在他們的生活中,表達對他人的關懷,和對人性尊嚴的尊重。

18.對窮人特別的關切
響應基督的召叫 — 他曾對窮人特別喜愛並關懷,教會和耶穌會對窮人作了優先的選擇。耶穌會的學校並不為任何一個階級的學生而存在。每所耶穌會的學校要盡其所能協助有需要的人。耶穌會的學校提供與貧窮人接觸及服務他們的機會,好使學生反省並了解貧窮的種種原因。

19.為教會服務的使徒工具
耶穌會的教育目的是培育有原則的、價值導向的、為他人服務的人。一所耶穌會的學校,要為本地的人民團體和宗教團體服務,並與本地的主教合作,作它服務教會的部分工作。耶穌會的學校鼓勵與所有善意人士合作與對話,無分宗教與信仰。基督徒是福音的見證,為人類社會服務。

20.為積極參與教會作準備
耶穌會的教育致力於所有學生的宗教信仰培育,教會生活的具體經驗可裨益全體學生。基督徒學生學習了解並愛護教會和各件聖事,其他學生亦可透過各種機會認識基督信仰。

21.在培育上要傑出
耶穌會的教育旨在人的每一個幅度都得到最高限度的發展,終身持續這發展的意願,及善用天賦才能以服務他人的動機。它並非要準備一批社經精英,而是要培育服務的領袖。服務建基於對天主的忠誠許諾,及對基督的決心追隨上,這誘發一種時常作「更多」的意願。這意願漸轉化成學生追求傑出的學術成就,個人的成長及最終成於行動的必要個人準備。

22.為傑出作證
學校的政策應在於製造一種氛圍,以促成傑出。教育團體內的成年成員們,要憑藉專業的才能及獻身的熱誠,為傑出作見證。

23.在俗人士與耶穌會士的合作
在俗人士和耶穌會士,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分享同一使命,相互合作有如同一的使徒團體,以培育學生。學校的法律結構,要容許學校在其管理上能獲得彼此充分的合作。

24.團體精神
耶穌會學校團體中的各成員,應保持自由及經常性的溝通,包括正式的討論及社交聚會,以求貫徹實行源自依納爵慧悟的教育特徵。

25.學校的結構
耶穌會學校強調耶穌會士團體、教師、學生、家長、校友及贊助人之間的合作。耶穌會應提供機會,使整個的學校團體能分享依納爵的願景;盡可能幫助家長們了解、重視,並接納依納爵的世界觀。在學校推行的價值觀,應與在家庭中所推行的價值觀一致。

26.落實耶穌會的教育目標
耶穌會的傳統向來鼓勵教育工作者,運用自由及想像力來選擇教學技術、教學法等。學校的行政和慣例,均鼓勵反省和評鑑。

27.耶穌會學校的「制度」
耶穌會的學校因著大家的共識和共同目標而結成聯網,亦鼓勵教師和行政人員與其他學校交換理念和經驗。

28.專業的訓練和延續的培育
凡是耶穌會學校內的教師及行政人員都應爭取機會繼續接受教育,改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