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 當你今天來到天主面前,請注意你身體的感覺,你覺得暖嗎?冷嗎?你感覺舒服還是不舒服?放鬆還是緊張?

注意你的腳和地面接觸的感覺。腳上穿甚麼…

從腳慢慢一路往上到肩膀,注意你肢體的感覺…

也這樣對你的手指、手、臂膀,一直到肩膀…

我們常常在肩膀堆積緊張的感受,如果你注意到任何緊張的感覺,就放掉吧…

然後將注意力轉向頭部及臉部肌肉…

如果那裏感受到任何緊張,就放掉吧…接著感受眼睛周圍、嘴巴,下顎…

在你呼氣的同時可放掉一些緊張,並想像把緊張交給天主。有沒有什麼是你的身體今天想對你說的?

邀請
 耶穌也有血肉之軀。我再說一遍,耶穌也有血肉之軀。不少人難以接受耶穌的人性。有些人幾乎只看強調他神性的故事,他是行走四方,治癒病人、起死回生、平息風浪,天父之子,人們以各種奇蹟來強調他的神性和神力。

 讓我們再明白地說:耶穌誕生、生活,然後去世。這個孩子以亞美尼亞文來說,舊名叫「約書亞」(Yeshua)。他就像所有新生兒一樣,無助地來到這世界並依靠父母。他需要被照護、擁抱、餵養、打嗝及換尿布。

 耶穌有血肉之軀。我們知道耶穌有時也會感到疲累。福音中有個章節說,他在加肋利亞海上航行的船隻中睡著了。耶穌伸展肌肉、會頭痛、翻胃噁心、因感冒躺下,可能還扭傷腳踝。就像我們每個人,耶穌會流汗、打噴嚏、會癢。除了原罪之外,他經歷過人身體所經歷的一切。這些切身經驗包括飢餓,和我們今天在馬爾谷福音中所讀到,他在十字架上乾渴。

若望福音 第19章28-29節

此後,耶穌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為應驗經上的話,遂說:「我渴。」有一個盛滿了醋的器皿放在那裡,有人便將海綿浸滿了醋,綁在長槍上,送到他的口邊。

反省
 回想你曾經覺得最渴的時候。可能是在一個潮濕的夏日早晨參加賽跑,或是在一個燥熱的下午走在街上,或有天晚上你躺在醫院裡,護士忘了給你碎冰。

 記得大渴後所喝到的第一口水是多麼美好嗎?就在你覺得已經渴到極限時,而當那液體終於流經喉嚨,感覺真是舒暢、令人滿足、真令人鬆一口氣。

 被釘十字架是結束生命最慘的方式之一。在猶太的炎炎烈日下,耶穌一定非常口渴,因為他身為人的血肉之軀。

 參加這次避靜的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身體上的負擔,代表他們在生活中背負的十字架。可能是像感冒的小事,或剝奪我們精力的慢性病這類較大的事。或甚至可能像與威脅生命的絕症奮鬥這樣更嚴重的事。特別是當這個十字架很大的時候,會覺得天主很遙遠。而我們會懷疑:「天主到底在不在乎?」但耶穌了解你身體所遭受的痛苦。天主曾有血肉之軀。事實上,天主現在就有血肉之軀,因為基督實實在在復活了,。

 復活的基督擁有人性的一切經驗,包括受苦。別忘了祂在復活後第一次顯現時,即向門徒們展示他的傷口。就像祂復活後向門徒多默說:「把你的指頭伸到這裡來,看看我的手罷!並伸過你的手來,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無信的人,但要作個有信德的人。」

與主交談
 因此當你祈禱時,你所傾訴的對象不僅因全知、充滿愛心及憐憫而懂你。你所傾訴的對象也因經歷過你正遭遇的而理解你。

 對世界上許多人來說,身體的渴是生活上司空見慣的事。不是每個人都能享用到潔淨的水。既然我們知道基督的身體代表我們所有人、我們的兄弟姊妹,你可以說耶穌的身體正在口渴,正在受苦。所以,如果你因耶穌的身體2000年前在十字架上口渴而悲傷,甚至潸然淚下,也請為祂身體所代表,一切正在口渴的人而流淚吧。為一切正遭受飢渴、或被剝光衣服、或入獄、或遭受酷刑、忍受飢荒、或被攻擊、或被謾罵等身心折磨的人流淚吧。流淚並想辦法起而行。何不化悲傷為行動?畢竟這就是天主感動我們起而行動的一種方式。你能為那些口渴的人做甚麼事嗎?

 當這個單元接近尾聲,請記得天主要你向祂祈禱。天主渴望和你建立親密關係。祂的渴望大到祂降生成人,為你在身體上承受那麼多苦。這是天主降生成人的原因之一:幫助我們和祂建立親密的關係。天主那麼希望和我們親近。你可以說,天主渴望和我們親密。因此,現在和天主談談你在這個單元所遭遇的種種,並在和天主這麼親密的關係中喜樂吧。

 

本單元內容摘錄自詹姆士馬丁神父著作 Seven Last Words第五章。 經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