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小孩子就沒有未來,經濟要靠人才行啊!每年被墮掉三十萬的孩子,正是我們最喜歡、最需要的孩子!」來自美國,在台灣已經超過四十年的美國神父艾立勤,大聲疾呼地說道,搶救無辜孩子的生命,就是搶救台灣的未來。

「生命是一個禮物,是從愛我們的天主來的,人不可以濫用。」在神學與哲學的訓練下,艾神父以極為清楚的邏輯思路,用簡單的國語把複雜的生命倫理議題,講成白話文:「天主以無限的愛與智慧,賜給人類新生命作為寶貴的禮物,並且安排一切。天主又讓人有不死的靈魂,好與祂永享福樂。所以,人的價值非常高,生命不可以被濫用。」艾神父一字一句,緩緩地說道。無論是複製人、或是基因醫療、或是人工生殖、或是代理孕母等議題,「人不可以被非人化」、「被當作工具」是這位外籍傳教士在四處奔走的呼籲。

艾立勤神父,輔大神學院院長,天主教耶穌會會士,一九七九年抵達台灣,開始他的福傳工作。眼見台灣社會從原本美麗和諧的中國傳統社會,漸漸向美國好萊塢建構的虛幻世界傾斜,同時受到西方社會「後現代性解放」價值觀影響,社會上出現愈來愈嚴重的性氾濫與墮胎現象,艾立勤神父不願意再藏身於美麗的彩繪玻璃與莊嚴的聖堂祭台後方,冷眼看著美麗的寶島步步走向虛無與死亡。相反的,他選擇跳出象牙塔,以天主教神父的身分,跨越宗教的界限與門第之見,積極地邀請基督教、佛教、道教、以及社會公益團體友人,以輔大神學院為基地,推動生命倫理運動以及立法遊說工作。

他曾經在2003、2004兩年,因大力在校園推廣「殘蝕的理性」紀錄片,藉以試圖喚醒師生共同重視墮胎的血腥事實,遭到婦女團體控訴與反對,艾立勤神父平靜地說,「做不道德的事情,暫且不從宗教的觀點來看,從自然道德律而言,已經傷害台灣了!很多人不醒過來看清這事實:台灣已經在危機中了!」「我們看到台灣有很多廟,裡面在拜嬰靈,這表示很多墮胎的人有很深的罪惡感,感到愧疚,可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很清楚的,大家都知道墮胎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面對科學的不斷進步,醫療科技可以延長人的生命,攻研生命倫理獲得博士學位的艾立勤神父卻指出另一個觀點,「科學會讓人活的比較久,這沒有不好,可是生命的品質是更重要的。」他舉例來說,人面對死亡的時候總會有恐懼與不捨,但是,一味地將注意力集中在延長生命的各種方法,其實未必健康。艾立勤神父說,許多不同的宗教都提醒我們,死亡其實不是結束,而是生命的蛻變,所以「死亡本來應該是讓人做準備的最後時間,讓我們把在這個世界許多應該做,但是還沒有完成的事情,趕緊完成」,艾立勤舉例說,有沒有什麼話要跟兒女或是另一半說?對信教的人來說,有沒有什麼需要懺悔求平安的、與神和好的?艾神父以傳教士的口吻,提醒這個重視科技、醫療勝過重視生命本質的社會,不要忘記問自己「人到底從何而來?最終要去往何處?」

「我不是說台灣一定要變成天主教國家,但是,台灣至少要回到佛教、道教,以及儒家的思想傳統。」這話出自一位畢生奉獻傳教事業的神父口中,雖然聽來奇怪,可是卻更讓人理解他對護衛生命、護衛家庭價值的想法。保護生命、不分宗教,更不分文化。面對歐美的所謂「先進思潮」,艾立勤神父提醒在台灣的中國人「不能再用美國、或是歐洲這種後現代的思想了,這些國家沒有將來,台灣用這種思想,就也沒有將來了。」「中國人為了家庭,什麼事情都可以犧牲」艾立勤表示,「這種重視家庭的觀念與價值應該要恢復了」。

他是終生獨身的神父,台灣是他的家。艾立勤神父,一位來自美國的外籍傳教士,台灣嬰兒無辜的性命,是他眼中無比的珍寶。

專訪/總編輯郭至楨

整理、撰文/張毅民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來信吿知,我們會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