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寒松神父(Gutheinz, Luis)

谷寒松神父 Gutheinz Luis 

1933年我出生於奧地利最美麗的「阿爾卑斯山」山谷。1953年進入耶穌會,1961年被派遣來台灣傳佈福音,在台灣基隆港登陸。1963-1967年到菲律賓碧瑤神學院研讀神學,1967-1968年回台灣完成第三年初學,1968年赴歐洲繼續完成神學研讀,1970-1972年在羅馬聖經學院得到聖經學碩士學位,1972-1974年於羅馬額我略大學得到神學博士學位。

學業完成後,立刻回到輔仁大學神學院擔任教職。由於博士論文主要研究:《實踐在系統神學方法中的角色》,因此,畢生的神學研究生涯中,致力於思考如何將「理論性的學術工作」與「實踐性的牧靈工作」,做一個完美的結合。在輔仁大學神學院任教時,除了從事華人神職、修女及教友在神學及信仰的培育工作外,亦致力於神學學術研究的工作。1969年1月18日在輔仁大學神學院,由一群神、哲學界的神職人員與學術研究者共同組成「輔仁神學著作編譯會」,推舉我擔任召集人,負責翻譯或創作天主教會的思想與生活的重要書籍。

編譯會發展之初,就已呈現生氣蓬勃,歷年來的編譯工作一直沒有間斷。編譯的書籍包括了倫理神學、聖經神學、系統神學、信理神學…等各方面。為大部分從事神學研究者、神學研讀者,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歷年來所編、著、譯的書籍有:

(1)Bernhard Häring 著《基督之律》》(The Law of Christ)出版。
(2)Xavier Léon-Dufour著《聖經神學辭典》(Vocabulaire de Theologie Biblique)出版。
(3)Josef Schmid著《瑪竇、瑪谷、路加三部福音合觀-附若望福音平行文》(Synopsis)出版。
(4)《英漢信理神學詞彙》出版【目前已絕版】。
(5)2005年藍本:《基督宗教外語漢語神學詞語彙編》(A Foreign Languages-Chinese Christian Theological Lexicon of Terms and Persons)初版;2010年增修小冊出版。
(6)1996年紅本:《神學辭典》增修本 (Theological Dictionary)初版;2012年增修版出版。
(7)2013年綠本:《公教會之信仰與倫理教義選集》(Denzinger) (Enchiridion symbolorum definitionum et declarationum de rebus fidei et morum)初版。
(8)2012年《公教會聖經百科全書》(A One-Volume Catholic- Ecumenical Bible Encyclopedia in Chinese)(計畫、行動中,預計2016年完成)。

1975年在李明德神父的邀請下,我第一次造訪台北迴龍樂生療養院,那時樂生大約有800多位病人。在感恩彌撒後,大家一起拜訪病人,進入一個名叫「怡園」的特殊病房。當我目睹12名嚴重痲瘋病及精神病患,他們手腳殘缺、目光呆滯分別擠在不到一坪的空間引起了巨大的震撼。回到神學院後,我跪在天主的台前祈禱,從憤怒中向天主提出哭訴:「我完全不贊成!一個人感染痲瘋病已經夠可憐了,為什麼還讓他們得精神病。」半個小時過去,眼淚流乾了,我聽到心靈深處的聲音,好似主在說話:「你去吧!你能做就做,其他交給我管,因為我是主」。

在來自於上主的清晰召喚與派遣的恩寵下,我與樂生的佛教棲蓮精舍團體及聖望長老教會團體,共同協助樂生痲瘋病患之身、心、靈的服務工作。同時,也敦促院方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加強軟、硬體的醫療設施,更有效地服務於痲瘋病患,至今30年不曾間斷過。

1997年應澳門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及香港譚建平神父之邀,前往中國大陸考察,才發現海峽對岸偏遠山區的的痲瘋病患,正過著30年前台灣痲瘋病患相同的日子,不忍生靈受折磨,依據台灣的經驗,開始轉移對大陸痲瘋病患的照顧。2000年我在台灣成立了「中國痲瘋服務協會」,服務於四川、雲南、廣東等偏遠地區的痲瘋病患。

2010年12月9日,「中國痲瘋服務協會」慶祝了協會成立十周年的感恩祭。回顧過去十年來,從一座康復院和一個修會團體開始,發展至今,已有10個不同的修會團體加入「中國痲瘋服務協會」的工作行列,服務範圍從一個省擴展至8個省(20個康復院),以及5所康復小學… 點點滴滴,數不盡的恩典與感恩;仰望未來,誠惶誠恐,面對發展快速與合作型態日趨多元化的中國,「中國痲瘋服務協會」的痲瘋病患服務工作,面臨了新的挑戰而進入了轉型的階段。

為了協會的痲瘋服務工作能朝向專業與永續的發展,經過一個多月以來的思考及分辨,有了與台灣三個從事痲瘋工作的機構合併的想法。2011/07/02「中國痲瘋服務協會」召開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會中正式表決通過:「中國痲瘋服務協會」將於2011/12/31解散,轉與「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進行合併;「中國痲瘋服務協會」所剩餘之資產將轉贈於「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

我一生的奉獻生活,致力於實踐耶穌會的理想:「理論與實踐的整合」、「在行動中作默觀者」。在「理論性的學術工作」上:為中國地方教會,提供基督信仰及神學核心教義的工具書,將基督信仰透過中國本有文化的薰陶,為協助信仰、神學及教會「本地化」、「場合化」的過程,展現新的面目。這條路是遙遠而艱辛的,神學著作編譯會從開始至今,一直有一些懷著傻勁的學人、學子前仆後繼,一步步、一字字的努力不倦,以至於完成。在「實踐性的牧靈工作」上:與人相遇,慈悲地尊嚴及關愛他人,以基督的仁愛之心傳播世界各地。

趙英珠代筆 2013.09.30

 

延伸閱讀 

向陸毅神父致敬

陸毅神父從事麻風救濟工作甚早,1996年,我與王輔天神父去杭州,經由一位當地陳醫師的幫忙,想去拜訪一些麻風康復院,卻不得其門而入,我知道麻風病在大陸仍屬禁忌,官員諱莫如深,爾後陸毅神父和我便產生共識:如果我們想在大陸深耕麻風服務工作,就必須要和大陸當局合作。也因為陸毅神父開明,一切以病人為優先考量,啟發我日後在大陸服務麻風病人的使命。

 

Gomez Felipe.

我出生在1935年西班牙Castilla的一個務農家庭,從來沒想過會走入修道生活。 

然而在1948年的耶穌聖心節,我遇見了一位耶穌會士Muñana神父,他曾在我們村莊教導民眾做九日敬禮;同時也是一位道理班老師,所以他每天都召集孩子們,講故事給我們聽。他知道我有一位舅舅是神父,因此經常問我說:「Felipillo,你想去讀神學院嗎?」而我的回答總是:「不想!」當下午節慶遊行結束後,我忙著吃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橘子,這時神父看到我獨自一人在街上,於是他問:「Felipillo,你想讀神學院嗎?」我還是回答:「不想!」

More

田松 Perez Tirso.

我出生於1956年1月24日,成長於西班牙布爾戈斯的一個虔誠天主教家庭,我很榮幸自己與Saint Louis de Vitores(馬里亞納島的殉道者)在同一個教區受洗和領堅振。母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友,每餐前必祈禱,當我漸漸長大,她邀請我一起祝福這些餐點;父親每晚睡前都會跪在床前祈禱,當我還是個小孩時,總是好奇的看著他的動作;除了我的父母親之外,還有一位獨身阿姨,跟我們一起住,她是個非常熱切的教友,總是陪著我們(弟弟妹妹)在睡前祈禱,特別是三鐘經。七歲的時候,我就表明想要領聖體,父親覺得我沒有準備足夠,希望再等一年,因此我在學校好好準備了一年,八歲初領聖體後,就隨時準備好我的心靈及感恩的心情,持續在每台彌撒中領聖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