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當你要進入今天的祈禱時刻,先讓自己靜下來,選擇一個讓自己覺得最自然、舒適的姿勢。讓任何你可能把持不放的緊張離開,特別是放鬆你的肩膀(我們把許多緊張和壓力在背負這裡)。將任何會讓你擔憂的事交給天主,放下它……然後在祂面前停留片刻。
邀請
耶穌在聖週五經歷了各種磨難。通常,基督徒聚焦於祂身體上的輒磨。而祂肉體上遭受巨大痛苦也是明顯的事實。就像我曾經提到的,釘死在十字架上是人所能想像最痛苦的死法之一,如果你可以用這個字,是被羅馬人完美地運用來達到這個目的。
耶穌可能被剝去衣服而赤身露體,藉以達成十字刑罰羞辱的意圖。那是特意公開展示的場面,不但為警告群眾,也為使承受極度痛苦死亡的受刑者更受羞辱。而所有的人都得旁觀並評論。
今天選自若望福音的讀經只是短短的一行,卻包含了耶穌使命的無比艱巨……
若望福音第19章30節
耶穌一嘗了那醋,便說:「完成了。」就低下頭,交付了靈魂。
反省
想想耶穌為祂的福傳使命所投入的日子、歲月。首先想想祂長達數十年的準備,年輕的祂為自己的聖召祈禱、決定從若翰手中接受我們的洗禮、然後在曠野中歷經艱苦的試探。想想祂選立門徒以及耐心教導他們的辛勞,還有在全猶大、加利利及更遠之地奔走、醫治人以及宣講所耗費不可思議的幹勁。這一切付出全為了幫助人們瞭解,何謂受邀進入天主的國。
現在想想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祂只知道自己已完成父交代的一切,但也許仍不知自己死後,那些跟隨祂的人會發生什麼事,祂的「計畫」是否還會持續進行。因此,當祂身懸十字架時,心裡會想著什麼呢?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耶穌肉身所受的苦,那也是很多基督宗教藝術的主題,聚焦在耶穌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容,以及在極度痛苦中扭動的身體。我們已經描述過祂被朋友離棄,情感上的痛苦,以及覺得被天主遺棄,精神上的苦。因此我們無法低估耶穌所經歷,肉體、情感與精神上交織的苦楚。
耶穌會史坦利 梅諾神父(Father Stanley Marrow SJ)寫道:「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揭露了祂真實的身分:天主父的顯示者。」為什麼?因為就在那個時刻,耶穌展現了祂對我們愛的深度。「就這樣,當他死在十字架上時,當祂完全順服於派遣祂來那一位的旨意時,祂揭示了身為父的獨生子,這特許的身分。」
聖依納爵在其經典著述「神操」中,邀請我們採用一種祈禱方式,就是想像自己在耶穌生命所有重要的時刻裡頭,包括被釘在十字架上,並且問自己:為祂,這時刻像什麼?
與主交談
我們都看過有些事情結果是悲劇收場,看過計畫失敗。你為所規劃、所儲蓄、所希望的事傾注全部心力。你曾經如此高度期待而現在,顯然,一切付諸流水。那種感覺真是糟糕透了!也許你進不了心儀的大學;也許你沒達成所希望的事業;也許想擁有持久婚姻的夢想破滅了;也許你渴望結婚卻無法如願實現;也許你對孩子的期望、或甚至想要擁有子女的夢想永遠無法成真;也許你失去了往日的健康。因此有一天,在無限的悲傷中,你對自己說:「完了!」或「完蛋了!」你能否想起,生命中已經結束的一個特別痛苦的希望?讓耶穌在其中與你同行。
我們可能感覺自己的夢想完了,但是天主還有其他的夢想要給我們。我們可能感到事情沒有成功,但天主有其他的事工要進行,我們可能以為希望已經破滅,但天主是一切希望的源頭。「一切終將美好,一切終將美好,一切事態終將美好,」十四世紀英國的神秘家,真福諾威奇的朱莉安(the Blessed Julian of Norwich),曾經如此寫道。或如當代諺語所說,最後一切終將美好。若非如此,便尚未到最後。在接近尾聲時,求問天主祂對你的夢想,並與祂分享此刻你所有的希望。
本單元內容摘錄自詹姆士馬丁神父著作 Seven Last Words第六章。 經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