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依納爵‧羅耀拉

交出我們的寶劍

聖依納爵約在五百年前,拖著自己被砲彈重創才剛康復的腿踽踽獨行,前往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山區的蒙賽辣朝聖。他在聖母聖子態像前交出了他的寶劍和匕首,也將成為英勇騎士、有美人相伴、繼承家業與貴族身分等種種夢想一併交出、獻給天主。而你想在聖母面前,交出什麼「寶劍」呢?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LIV

第五十四章:照顧貧苦 給兒童講道 有許多使徒工作,依納爵都親力親為,特別是在初到羅馬的幾年。一五四一年夏天,他特意安排了四十天時間給兒童講教理,這也是他在《會憲》中,要求他的兄弟履行的服務。他受這使徒工作所吸引,是否因為這工作卑微,不被重視,而他們又是大學的碩士生呢?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LI

第五十一章:「天主的手指在這裏!」1539年 隨時待命 同伴們決定成立修會之後不久,教宗便任命布諾特和勞德理格兩人去錫耶納,改革當地的女隱修院,並照顧那裏的大學生。十一位修會創辦人從此便再沒有聚在一起了。在五月四日,仍留在羅馬的七位同伴,再簽了一份文件,奠定了耶穌會的基石:成員會向教宗發特別的服從願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LIX

第四十九章:在羅馬尋找基督,1539年 任教宗差遣 誹謗的浪潮完全退去之後,同伴們很快便正式把自己交在教宗手裏,任憑差遣。現在教宗瞭解他們,及他們的生活方式。這一步使他們的視野闊得如教會本身一樣遼闊無邊,而同樣遼闊的是他們的慷慨意向。與此同時,這限制了他們的個人主動權,他們要讓教宗的意願成為自己的意願。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LVIII

第四十八章:貧窮的朝聖司鐸,羅馬1539年 牧靈工作 依納爵和兩位同伴的住所沒有空的房間,其他同伴只得在羅馬市中心尋找住宿的地方。他們獲准聽告解、講道理和施放聖事,就像在羅馬北部城市所做的工作一樣。他們隨即忙著在羅馬展開同樣的工作。很快人們便開始稱他們為「貧窮的朝聖司鐸」,此話恰當地形容了他們的外貌、生活方式、內在動機。他們也被稱為「革新司鐸」,因為他們代表著新,有別於其他許多無知、懶惰、道德淪亡的司鐸。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LVII

第四十七章:教宗的僕人,1538年 改革無效 一五三七年底,依納爵、法伯爾和雷奈士抵達羅馬,情況沒多大改善。在位的教宗保祿三世是個法爾內賽人,與其說他有天使般的吸引力,不如說有文藝復興的氣質。他在博爾吉亞人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扶持下,做過幾個教區的主教,並在一五三四年當選教宗。自此,他對教會改革的關注,不及他對自己家族及兩個兒子的升官晉爵來得熱心。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LVI

第四十六章:「我要在羅馬恩待你」,1537年 被安置與聖子在一起 依納爵死後,翻閱他私人物品的人,在他的筆記中,發現這句重要的話:「當天父把我和祂的聖子安置在一起時」。很明顯,指的拉斯多達,雖然這片語本身不怎樣富啟示性。依納爵不是那種硬要折磨自己去表達那被定義為不能表達的神秘者,卻把烙印默存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