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你聽了會不會問:「為什麼?」或是有人問你相同的問題,你該怎麼回答?耶穌會耕莘文教院6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你們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新書發表會,本周末10月21日即將隆重登場,歡迎你前來尋找答案。
貧窮的人是有福的?
用教育為東帝汶打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2002年才獨立建國的東帝汶,是亞洲最新建立、也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天主教會和耶穌會選擇用教育,為這個動盪不已的國家培育人才、孕育希望。一起來看看,耶穌會於東帝汶首都帝利創建的一所中學,如何教導學生成為主內的光。
漁港邊的祝福月餅
每逢佳節倍思親,外籍漁工既是我們土地上、也是海上的異鄉遊子,在我們與家人賞月慶中秋時,別忘了關懷日夜思念家鄉的他們。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參與基隆地檢署辦理的「傳愛月餅生力軍」計畫,協助將基隆社區資源夥伴們親手製作的月餅,趁著剛出爐熱騰騰的時刻,把這份溫暖的愛帶到漁港邊,親手發送給港邊每一位,辛勞為我們團圓桌上佳餚打拼的外籍漁工。
陪弱小者走苦路――從神操看《八尺門的辯護人》
殺了船長一家三口的外籍漁工,注定該死嗎?死了就什麼都沒了嗎?痛苦不單只是痛苦,死亡也不會是最後終結。電視劇《 八尺門的辯護人 》故事讓我們再經歷一次神操的第三與第四週,與受苦的基督一起受苦,與復活的基督一起分享光榮。
天主教機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庇護猶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位於羅馬的多個天主教機構,包括155個男女修會團體,暗地裡庇護了4000多人,他們絕大部分是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這個歷史真相一直沉寂到最近,冒死的善舉終於從羅馬宗座聖經學院的檔案中被發現,重見天日。
耶穌會難民服務處 (JRS) 培養年輕難民的潛力
世界上有 8240 萬人被迫流離失所,當中的42%,約3460 萬人的年齡皆在 18 歲以下。他們的生命飽受威脅,接受教育的希望就更渺茫。尤其是女孩,常被指望做家事而不是去上學。耶穌會難民服務處 (JRS) 試圖解決這種教育中的性別障礙,讓教育成為難民女孩的救命繩索。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五集:在貝里斯與弱小者同行
在《邊疆的耶穌會士》系列影片的第五集裡,我們前往介於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的一個鮮為人知的國家–貝里斯(亦稱伯利茲)。耶穌會士在過去的150年以來在這裡辛勤耕耘,為當地的弱小者、為教會和教育、為天主獻上自己…
與聖伯鐸.克拉威一同在九月份祈禱
普世耶穌會剛剛慶祝聖伯鐸.克拉威的慶日,這位16世紀的耶穌會傳教士稱自己為「永為奴隸的奴僕」,畢生為那些被剝奪的黑奴服務。在慶祝聖人瞻禮的同時,讓我們隨同教宗本月「為社會邊緣人」的祈禱意向,與聖伯鐸.克拉威一同祈禱,願我們效法他愛主愛人的精神,打破一切形式的奴役,為被剝奪者盡一份心力…
基督生活團與青年同行:智慧路上的團體相遇
從拉丁美洲到韓國,世界各地青年齊聚一堂,反省、聆聽和分享。透過與基督生活團的往來,每個人都在旅程中經驗到智慧與鼓勵。
社會正義 | 用 WiFi 讓外籍漁工與世界連結
《教宗全球祈禱網絡》台灣總輔導、耶穌會士鄧立仁神父與新事社會服務中心 Rerum Novarum Center 李正新督導,於2023年9月1日一同前往前往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與倡議外籍漁工人權的夥伴,為漁工在海上對外通訊的權利倡議
自由的飛地 歡慶印尼78週年獨立紀念日
飛地,指的是某國境內有一塊屬於他國的土地,或者某國被包圍在他國境內的屬地。在2023年8月17日印尼國慶日當天,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的社工,以印尼當年爭取獨立自由的精神,鼓勵在台灣的印尼漁工,勇於為自己的處境和權益發聲,讓他們在台灣,也能有一方精神的淨土、自由的飛地。
醫法攜手行 在幽影中看見微光
十四年前八八風災重創原民家鄉後,耶穌會使命室與輔仁大學醫學院攜手合作,帶著學生加入台東縣大武鄉的災後心靈重建行列。當年的災難如今已遠颺,但每年夏天,學生依舊忠實地回到大武鄉服務,甚至法律學院的學生也加入,陪伴原鄉的孩子。年輕的他們藉此營隊體會服務的真諦,還有他們對於這群孩子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