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
你今天感覺到天主的臨在嗎?你覺得容易還是難感覺到祂的臨在?無論你覺得天主近在咫尺或遙不可及,今天都可以借著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是天主所賜予的一口氣。給予生命的這一口氣讓你每天生活、行動、並以天主創造的形式存在。請花片刻時間只專注在你的呼吸上,感受這份天主的賞賜。
邀請
在我們今天專注的這段經文中,耶穌完全引用聖詠22節,作為向天主哭喊而被聆聽的祈禱。注意今天瑪爾谷福音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
瑪爾谷福音 第15章33-39節
到了中午,遍地昏黑,直到下午三點。三點時,耶穌大聲呼號說:「厄羅伊,厄羅伊,勒瑪,撒巴黑塔尼?」意思是:「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甚麼捨棄了我?」旁邊站著的人中有的聽見了,就說:「看,他呼喚厄裡亞呢!」有一個人就跑過去,把海綿浸滿了醋,綁在蘆葦上,遞給他喝,說:「等一等,我們看,是否厄裡亞來將他卸下。」耶穌大喊一聲,就斷了氣。聖所裡的帳幔,從上到下,分裂為二。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了氣,就說:「這人真是天主子!」
反省
「厄羅伊,厄羅伊,勒瑪,撒巴黑塔尼?」我們要如何理解這些奇特的字眼呢?對某些基督徒而言,這句話幾乎是難以忍受。難道耶穌真的以為天父已經離棄了他?耶穌可能懷疑他昵稱為「阿爸父」的愛嗎?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是否放棄希望了?他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絕望了嗎?
耶穌真的感到被拋棄了。但這仍不表示他已絕望。想像一下耶穌在此生死交關的時刻,覺得天父好像不在,其實是人之常情。記住,就算他在向天主哭求,他依然是與天主保持連系的。
這裡我們需要區分一個人相信天主不在及感覺天主不在的差別。後者在靈修生活中是司空見慣的。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相信主,卻感覺不到祂就在身邊嗎?你問道:「主啊,你在哪裡?」這是耶穌的生命及我們生命之間另一個重要的交會。
在所有的人當中,耶穌覺得被離棄應該是情有可原的。想想看他到此刻一路上所經歷的苦難。前一天晚上,這一位在革責瑪尼莊園中將自己託付給天父旨意的人,甚至更早便全然接受天父安排的人,現在只能在十字架上問:「禰在哪裡?」
因為自己的從眾也棄他而去,他想必更加難受。在此之前,他若覺得孤獨或遭門徒誤解,也許還會向天父尋求慰藉。現在他到了那步田地也感到孤單。這可能是人前所未有最孤單的感覺。
但是在十字架上,耶穌喊出:「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他用阿拉米語「厄羅伊」(Eloi) (或希伯來語Eli,視福音版本而定)。這是對天主較正式的稱呼。從花園中親昵的「阿爸父」到十字架上較正式的稱呼「厄羅伊」,這種轉折真令人心碎。當時耶穌所感受的距離,不但顯現在叫喊,或喃喃低語聖詠裡,更在使用「我的天主」(厄羅伊)這個稱謂裡。
與主交談
真福德蕾莎修女早年曾浸淫於她與天主親密交流的神秘時刻。但在她在世的最後50多年直至離世,她在祈禱中感受到巨大的空虛感。有一次,她在寫給神師的信裡說:「我的靈魂感到非常痛苦,因為失落,和天主彷佛不是真的存在。」德蕾莎修女的書信並不表示她離棄了天主或天主離棄了她。事實上,當她繼續服務窮人,即使她感覺不到天主的臨在,她仍秉持著對主的信仰而展現赤忱。她信賴曾經有過的奇妙經驗。也就是說,她有信德。你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嗎?你什麼時候覺得天主遙不可及?這是甚麼感覺?或者你還在經歷這種疏離…
耶穌沒有絕望。他仍然和「阿爸父」有接觸,在十字架上呼喊天父。耶穌不但瞭解我們肉體所受的苦,也瞭解感覺被遺棄時,心靈所受的折磨。除了原罪外,耶穌在一切事上與我們相似。他經歷了所有我們經歷的事。花一點時間想像這個時刻,如果需要的話,為你受的苦向天主呼求。
當你在靈性生活中掙扎時;當你不知天主何在時;當你半信半疑,在黑暗中禱告時;甚至當你瀕臨絕望時,你就是在向那位真人真神,而且完全瞭解你的主禱告。在這個單元接近尾聲時,向那位你知道全然瞭解你的天主祈禱吧。
本單元內容摘錄自詹姆士馬丁神父著作 Seven Last Words第四章。 經哈潑柯林斯出版集團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