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emnity of Mary, Mother of God 談到天主之母節,可追溯到公元前四十六年羅馬皇帝定一月為一年之首,一月是「兩面神」的月份。在羅馬帝國這一年之初大事慶祝,飲酒作樂及很多迷信行為,羅馬教會將這一天訂為聖母的慶節,以抵抗當時教外的習俗。
天主之母聖瑪利亞 世界和平日
諸聖嬰孩殉道
Holy Innocents 「他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託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她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瑪2:13 每一個獨裁的君主都會害怕有一個新生兒誕生,將取代他的權力。
聖家節
The Holy family 「聖家節」是教會勉勵基督徒家庭,以耶穌、瑪利亞和若瑟所組成的納匝肋聖家為榜樣與模範,抗拒一切相反基督徒家庭價值觀念的外來威脅,而制訂的慶節。
聖母始胎無原罪節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本節日所慶祝的奧蹟,是聖母瑪利亞,自從她存在的開始,在母胎中的第一剎那,她就沒有原罪。這是全能天主的特恩,使她因救主耶穌基督的功勞,預先就完全免染原罪,而成為完全聖潔無瑕的。
十二月八日 — 恩寵聖時
每年的十二月八日,是聖母無染原罪始胎節。由正午12時至下午1時這段時間,是「恩寵的聖時」。 聖母許下,不論在這個恩寵的聖時內向她求什麼 (即使求一些不可能的事),只要跟永生之父的旨意相符,她必賞賜。
將臨期
Advent 將臨期是聖誕節前的準備期。 最初聖誕節只是一個獨立的節慶,到第四世紀末葉以後,才逐漸引進聖誕節前的某些準備;第七世紀時某些地區更引進每週數次守大齋的習慣,因而以後加強了將臨期悔罪、作補贖的特色。
基督普世君王節
Christ the King 天主教會在禮儀年的最後一個主日,慶祝「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這個節日原是教宗Pius XI在1925年所訂定,當年他為了紀念尼西亞大公會議1600週年,透過頒佈Quas primas通諭強調:對抗現世中各種毀滅力量,最有效的救援方法是承認基督的王權。
拉特朗大殿奉獻日
11月9日,我們慶祝在羅馬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奉獻日,因為它是普世所有聖堂之首,也就是所有在世上的旅途教會信友們的母堂。大殿的獨有稱號,「至聖的拉特朗大殿,全羅馬及普世所有聖堂的母親及根基」,也被銘刻在正門上。 一般人也許會認為聖伯多祿大殿才是教宗所在的大教堂、所有聖堂之首,事實並不是如此。我們可以從拉特朗大殿的歷史找到答案。
追思已亡
All Souls Day 「煉獄」是某些人死後一種存在的狀態。他們因為尚未除去罪的玷污(小罪),或為了生前未做的補贖,或因沒有充分悔罪的心情,暫時還不能接近至聖的天主。他們應先煉淨自己的罪汙,才能與至聖的天主合一。這些需被淨化的亡者靈魂,就是「煉靈」。
諸聖節
All Saints’ Day 「今天禰允准我們參與禰的聖城、天上的耶路撒冷、我們慈母的慶典;我們那些已獲得榮耀的兄弟姊妹在那裡永遠讚頌禰。我們在此塵世,渴望藉著他們的榜樣和代禱,克服我們的脆弱,靠著信德、欣然奔赴天鄉。因此,我們隨同天使一起讚美禰,同聲歡呼:聖!聖!聖!……」(諸聖節頌謝詞)
普世傳教節
World Mission Sunday 今天的節日在教會中具有特殊的意義。第四世紀以來,由於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皈依,教會得到國家的公開承認,漫長的迫害就此結束。隨後幾個世紀,她在羅馬帝國之中獨受尊重,成為國教,整個羅馬帝國都皈依基督。
玫瑰聖母
Our Lady of the Rosary 這個慶日是由聖教宗碧岳五世(Pope St. Pius V)於1573年所欽定的,目的是為紀念天主的護佑,因為基督徒在拉龐多(Lepanto,1571年10月7日)這場關鍵的戰役中,賴聖母的轉禱,克勝了土耳其入侵的軍隊,阻擋了回教勢力染指歐洲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