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Lady of the Rosary
這個慶日是由聖教宗碧岳五世(Pope St. Pius V)於1573年所欽定的,目的是為紀念天主的護佑,因為基督徒在拉龐多(Lepanto,1571年10月7日)這場關鍵的戰役中,賴聖母的轉禱,克勝了土耳其入侵的軍隊,阻擋了回教勢力染指歐洲的危機。這場關鍵性的勝利,教宗歸功於誦唸玫瑰經的功效;1716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Pope Clement XI)更將此一慶節擴展至整個普世教會裡。
事實上,玫瑰經的發展有一段很長的歷史。早先,是為了配合聖詠的祈禱,而有因應聖詠篇數的150次「天主經」的誦唸;而後,又加進150次的「聖母經」的誦唸;後來,才在每一次誦唸聖母經前,加入了耶穌生平奧跡的默想。儘管,傳統上認為:是聖母親自將玫瑰經交給了聖道明(St. Dominic),但這應不是史實。事實上,玫瑰經形式的發展,是由聖道明的追隨者開始的;當中最有名的一位,便是素有「玫瑰經宗徒」之稱的Alande la Roche會士,他在15世紀時,創建了第一個玫瑰經的善會。直到第16世紀,玫瑰經形式的發展,才成為今日所見到的樣式(包括歡喜、痛苦與榮福等十五端奧跡)。2002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原有的玫瑰經架構上,又再加入了五端的光明奧跡。
建立這節慶的目的,是為邀請所有的信眾,跟隨童貞聖母的芳表,一起默想基督的奧跡;因為聖母與天主子耶穌的降生、苦難與光榮等奧跡,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