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納爵在神視中看見天主聖三如同琴鍵,各自發聲,卻和諧如一。多年後,有位母親在欣賞兒子吹奏小號的過程中,想起這段經歷。當古今兩段體悟遙相呼應,她與依納爵一起落淚。信仰生活就如那孩子的氣息,吹入我們與天主聖三每一位的關係之中,共譜動人的樂章。
與天主聖三共譜美妙樂音
聖神降臨節的想像式祈禱
耶穌升天前向門徒所說的「聖神降臨」,看起來、感覺起來是什麼?五旬節當天,祂的門徒在祈禱中,體驗了一股異樣的風充滿他們所在的空間,就在那一瞬間,他們以前所未有的口才,開始說著各種不同的語言,宣揚復活基督的真理。依納爵的想像式祈禱,帶領我們進入當時門徒的經歷。
來自黎巴嫩戰區的聖誕默想
在我們慶祝聖誕節並迎接新年之際,這世界也同時面臨著戰爭及毀滅、貧窮與飢餓、正義與權力鬥爭等殘酷現實。我們往往難以理解這一切,尋找意義看似渺茫。在黎巴嫩服務的耶穌會賈德·切布利神父,與我們分享他的見證,引導我們尋找,在我們腦海中眾多「為什麼」的答案。他的默想幫助我們發現,如何在神枯中堅持,甚至加深我們的信仰。
跟憤怒打招呼
依納爵靈修邀請我們持續覺察內在的動態,並完全誠實地面對我們的感受。憤怒是一種感受,就如同喜悅、悲傷、討厭和其他種種情緒一樣。我們的任務是去覺察這些感受,並且分辨它的來源,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
默想生死聖惡的連結與奧祕
每年在我們四周充滿萬聖節的氛圍及各種裝飾時,你曾否想過,人們為什麼對墳墓、巫婆,還有各式妖怪的故事如此著迷?我們是否渴望和那些再也無法與我們同在的親人,仍有所聯繫?是否渴望邪惡被殲滅、牠們的勢力被清除?邀請你在教會諸聖節及追思已亡節,默想我們,以及許多「存在」的奧秘。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十一集:柬埔寨與跨宗教交談的挑戰
在《邊疆的耶穌會士》系列影片第十一集裡,我們將前往信仰與文化多采多姿的柬埔寨。看看耶穌會會士,如何在以佛教為主的國家中服務,推廣跨宗教間的交談與合作,並參與由佛教發起的和平運動。
「愛」:天主給我的年度關鍵字
「在我默想『愛』時,我不知今年天主會帶領我往哪兒去。我知道我將明白箇中奧義,學會更好地去實踐它,尤其是對仇敵。我必須相信真正的愛,確實具改造的力量。這就是福音。」
手作將臨圈,默想耶穌降生成人
做一個無始無終的將臨圈得全神貫注六至七個小時,修剪枝葉、紮實綑綁,沒有一個步驟能跳過、也沒有速成的捷徑。我從中體會耶穌降生成人,就是如此真實地、實在地與我們一起活在人的時間、時空裡。
十二幅關於我們共同家園的畫作與反思:畫作一《樹葉之歌》
印度喀拉拉邦耶穌會會士拓譚神父(Fr Roy M. Thottam sj)是一名作家和藝術家,曾在許多國家舉辦個人的畫展。他透過這一組十二幅的美麗畫作,與我們分享愛惜共同家園的反思。
基督徒内觀禪修
「基督徒内觀禪修」是一個用禪修操練來幫助日本人瞭解依納爵靈修的途徑,這個操練不僅要意識到內心和思緒,還要意識到身體和五官的感受。 作者:Toshihiro Yanagida, SJ – 柳田敏洋神父–耶穌會日本省 東京 清流靈修中心 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