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提到取得安全飲用水是基本人權,而世界上也有許多貧困者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屋。越南省耶穌會士阮遵服神父透過本文與我們分享「乾淨水和夢想房屋」項目如何幫助湄公河三角洲一帶的貧困家庭達成基本生存的夢想…
為湄公河三角洲社區打造夢想家園和提供乾淨水
塔格萊樞機:中國天主教徒就是這樣熱愛和追隨伯多祿繼任者的
《信仰通訊社》刊登了聖座福音傳播部代理部長塔格萊樞機在習安東神父的新書《教宗方濟各牧職訓導——宗座通諭及勸諭閱讀指南》發布會上講話全文的中文版。
耶穌會總會長探訪牛津《願祢受讚頌》研究所
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Fr. General Arturo Sosa)在2023年4月中下旬訪問英國會省,此行的第三日探訪了牛津大學的耶穌會學院──坎庇恩學院(Campion Hall)。坎庇恩學院在過去125年以來一直都是這舉世聞名學府的一員。總會長不僅有機會接觸學院的悠久傳統,同時也了解牛津的會士正推行的一項新計劃──《願祢受讚頌》研究所(The Laudato Si’Research Institute, LSRI)
教會不是一個靈修跨國公司:教宗方濟各會見剛果及南蘇丹的耶穌會士(下)
教宗方濟各於2023年2月4日在南蘇丹進行牧靈訪問的過程中,也會見了當地的耶穌會弟兄。在會晤的過程中,教宗被問及許多的議題,包括:他如何祈禱?對於非基督徒的文化、戰爭文化的擔憂、對非洲的夢想、雅魯培神父列品案、《願祢受贊頌》在非洲的反響、對東非耶穌會士的期許等。以下是《公教文明》期刊的相關報導。
為地球祈禱|《照料受造界祈禱日》祈禱文
自從《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以來(2015 年 5 月 24 日),為基督信仰的大家庭而言,每逢九月的第一天,就是照料受造界祈禱日以及受造界時期的開始,到 10 月 4 日,在亞西西‧聖方濟各的紀念日結束。
願末期病患者因他們對天主的信心, 以及弟兄姊妹的愛而得到支持
醫學長足發展,很多在以前無法醫治的疾病, 現今都有療法,或至少能夠將病情控制, 盡量讓病者可以如常過活。 縱然醫學昌明,世界仍有很多不治之症, 而且我們可以肯定,永遠都會有無法醫治的病症陪著我們。
願受造物能受到保護、珍視,並被視為天主的禮物供人使用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早在一九九零年就已經關注到生態危機問題。身為教宗,他當然是從信仰的角度觀之,目的不是在於提供技術支援或解決方法,而是關注危機涉及的倫理道德。他呼籲大眾攜手合作,立即從倫理層面著手,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教宗接見泰國各宗教領袖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1月22日下午在曼谷朱拉隆功大學(Chulalongkorn University)會晤了泰國18位宗教領袖,其中有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錫克教,以及包括東正教領導人在内的各基督信仰教會代表,1500位學術界人士也在場。朱拉隆功大學是泰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以朱拉隆功國王的名字命名,王室成員都是在這裡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