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

用水傳愛萬里 非洲坦尚尼亞水計畫

2024年暑假,輔仁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劉希平,在耶穌會中華省省會長董澤龍神父和東非省省會長基齊托.基因巴神父 (Fr Kizito Kiyimba SJ) 的引薦下,帶領由一位工程師及四位學生組成的「水團隊」,前往東非坦尚尼亞搭建淨水設施,以回應當地攸關性命的迫切需要。這也體現了耶穌會「前往最需要的地方」服務,以及「普世性使徒優先」的精神。

遠渡重洋的耶穌會士 成了生態界先驅

在耶穌會羅馬檔案館中,有些關於自然界的文獻,是出自連「生態學」這一詞彙都還未出現的年代之前。一些被派遣至海外地區的耶穌會會士,邊傳教、邊為當地的動植物群相,留下文字及繪圖的寶貴記載。聖依納爵為會士們所立下的書信規範,幫助了他們在繁重的工作之餘,還能記錄在傳教地區的所見所聞。一起來看看這些珍貴的紀錄。

兩岸四地青年培育 帶著使命回到四面八方

耶穌說:「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若20:29) 參加六月份耶穌會中華省首度兩岸四地青年培育的伙伴們,幾乎都是一開始不清楚自己要去澳門做什麼,但是,就出發了!最後他們帶著天主賜予的滿滿行囊與內心的熱火離開。一起來看,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兩岸四地青年代表的分享。

成為有愛的陪伴者

耶穌會會士 Martin 修士,參與了中華省青年工作委員會於2024年6月10日到16日,在澳門利瑪竇中學舉辦的兩岸四地青年合作者培育活動。原本對陪伴青年不太有信心的他,經神師的提醒後豁然開朗,了解到自己不必扮演導師,而應成為一個有愛的同行者、陪伴者。

兩岸四地青年合作者首度培育活動:認識使命、跟隨耶穌

耶穌會中華省青年工作委員會於2024年6月10日到16日,在澳門利瑪竇中學舉辦首度青年合作者的培育活動。不僅為兩岸四地的青年合作者們,提供相聚和共融的機會,更透過講座、分享、戶外體驗、避靜等形式,加深大家對耶穌會中華省使命的認識,以及在耶穌內個人生命的渴望和成長。

世界難民日 耶穌會提出宣言與倡議

每年的6月20日,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難民日」,耶穌會為了響應此重大日子,也為了關懷全球約1億800萬因武裝衝突、貧窮、天然災害而被迫逃離家園的弟兄姊妹,分別向普世大眾及各當權者,提出「同一人性」宣言和「款待之道」倡議,切盼人類大家庭的合一,以及難民的各項保障。

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 讓青年改變我們

耶穌會總會長擴大諮議會於六月初召開會議,正視生態危機,將討論的焦點放在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第四項,並邀請年輕會士提出他們的反思與真知灼見。西歐法語會省的會士與使命伙伴,也分享了他們的寶貴經驗。總會長蘇薩神父總結時表示,將成立一個委員會,確保會議中提出的建言,都能有所進展。

移工雇主走在星光大道上

6月16日下午在耕莘文教院,由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耕莘文教基金會及林堉璘宏泰教育基金會共同主辦「星光大道 – 跨越國界的歌聲」歌唱比賽。除了讓參加者一展歌喉外,也讓在場的雇主及看護工,透過唱歌,重新認識彼此,同時也讓當天到場的每一位,感受跨文化的學習成果。

2024國際家務工日

同樣是提供有需要的家庭照顧服務,在家庭中的外籍看護工必需全天候隨時待命,更無勞基法的保障。但是由機構派遣的台籍看護,除了有勞基法保障外,更能按工作時數計酬。在6月16日「國際家務工日」這天, 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資源夥伴們,一起到行政院衛福部前,透過倡議,向新上任的部長提出建議:重視外籍看護工的處境,並要求把家庭外籍事務工納入長照制度中。

離鄉背井活下去

「每位姊妹都珍貴 Every Woman Counts」是耶穌會在巴西主持的移民與難民服務的計劃,輔導難民婦女接受職業訓練並取得認證,以進入就業市場。黑人難民與移民婦女來到巴西,是弱勢中的弱勢,透過這個計劃,她們習得謀生的一技之長,並培養創業與拓展人脈的能力。它已服務了成千上萬的人,也成為巴西服務移民與難民的典範。

到亞洲農村學院與大地共生

在日本下關市耶穌會勞工教育中心擔任主任的中井淳神父(Fr Jun Nakai SJ),2024年4月趁著到東京出差之便,順道拜訪位在那須高原上,一所基督徒亞洲農村學院。它不只教導從世界各地前來取經的青年農法,也教導他們僕人領導的技能,讓他們在回到自己的國家後,成為農村的領袖。中井淳神父分享了在此當三天志工的體驗,還有未來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