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說:「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纔是有福的!」(若20:29) 參加六月份耶穌會中華省首度兩岸四地青年培育的伙伴們,幾乎都是一開始不清楚自己要去澳門做什麼,但是,就出發了!最後他們帶著天主賜予的滿滿行囊與內心的熱火離開。一起來看,從四面八方而來的兩岸四地青年代表的分享。

中國大陸 (Lian)
在這個六月,我懷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來到澳門,最後所收獲的滿滿能量、祝福、愛和連結,超乎我的期待和想像。作為內地有幸來參加的人員之一,我最開始並不知具體的培訓內容,但因著懷有深度的渴望,我知道我應該來。耶穌會中華省兩岸四地青年合作的首次培育,幹乾貨滿滿(紮實豐富),整個活動都充溢著青春活力、互相幫助、開放包容的氛圍。

在這個難得的機會裡,我第一次了解了中華省在四個多世紀以來,在這條歷史長河中的變遷和動盪,她的使命歷經了幾百年的浪潮和跌宕後,落在了當下的時間,也落在了參加活動的每個弟兄姊妹的心裡。在四地各自的經驗和計劃的分享中,在大家互相關愛和陪伴的短暫一週裡,在我們集體進行依納爵意識省察及避靜的時刻,我獲得了積極和希望的力量。在這當中,我也激發了屬於自己的使命,凝結出一顆屬於聖心的種子,種在自己的心田。我懷著這樣被祝福的美好,重回俗世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力行實踐,已然開始期待下一次相聚。耶穌聖心,我們所依靠的,愛滿溢在心中。

兩岸四地青年培育

澳門 (Auston)
在天主的帶領下,我有幸藉耶穌會朴正煥神父的邀請,參加了本次培育,起初以為只是跟兩岸四地的同伴交流青年工作經驗,沒想到這個活動,特別是期間的避靜,帶給我的觸動有那麼深。
在我二十年的教友生涯裏,我從沒有像這次這麼接近天主,PJ神父帶領的兩日避靜中,幫助我整理自己過往的生命經驗,與聖體耶穌碰觸,也令我有了一份與耶穌結伴同行的感覺。在朝拜聖體的時候,我感受到就像當初聖神降臨於十二門徒身上一樣,我也萌發了那份使命感,那種心靈上的滿足,這些都是我第一次遇見聖神的經驗。最後,體驗天父之愛的部份,讓我找到了那種被遺忘了很久,被陪伴、被需要的感覺。

 

兩岸四地青年培育香港團隊

香港(Sally)
感謝湯湧神父的邀請,讓我有機會參與這個兩岸四地青年工作者的交流活動。由於事前完全不知道活動的內容是什麼,並沒有帶著很大的期望前往澳門。但天主總是給我最好的安排和驚喜。

一個星期的活動非常豐富,其中兩天的體驗式避靜,尤其讓我印象深刻。記得那天我們在學校的聖母像前戴上眼罩,然後與其他參加者一起組成人鏈,在摸黑的情況下步行至四樓聖堂。當我們到達聖堂時,有工作人員協助我們安坐在聖堂內,然後神父開始帶領我們默觀耶穌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與祂訴說心中情。

起初我還搞不懂狀況,但慢慢地,我開始感受到一份平安,再加上神父的引導,一幕幕的畫面開始在我腦海中浮現。回憶中有喜有憂,我也不知道眼淚是因為感動還是悲傷而流。後來服務人員帶我走到祭台前,神父在旁邊問我:「你想跟耶穌說什麼?」我回答:「請祢繼續陪伴我。」

這時候,我除下眼罩,一開眼便看見聖體在我面前。那一刻我感到很驚訝,原來耶穌跟我的距離是這麼近。原來祂從來都沒有離開我,只是因為我太忙碌,偶爾選擇躲避祂。但祂像慈父一樣默默等待我,等我回到祂的身邊。這份無條件的愛讓我感動了很久,我希望這一份感動能延續下去,成為我在生活中履行基督徒使命的動力。

另一個最大的收穫則是,有機會聽到不同地區教會兄弟姊妹的分享。說實在的,我對於中國內地的教會一直抱有好奇心,在交流當中我驚訝地知道,原來中國內地有很多教友,雖然環境有些不便,但他們的信德仍十分堅定,還勇於透過不同的方法傳揚福音。我深深感受到,雖然大家的處境不同,但是我們都有著同一的信仰,同時也為了信仰的緣故而需要面對不同的問題。但我們並不孤單,因著耶穌基督我們都是一家人,在教會的大家庭中彼此擔待。

最後,再次多謝神父們和籌劃活動的兄弟姊妹。活動這麼成功,相信你們都付出了很多時間、精神和心力。因着你們的付出,讓我們能有這趟美妙的旅程。願我們在生活中能繼續為主作證,成為地鹽世光。

兩岸四地青年培育台灣團隊

台灣(Doby)
「你想不想看見整個中華省的青年工作?你對中華省有渴望嗎?」簡單的一句話,卻莫名點燃內心的熱火。於是二話不說地答應了,並準備好自己是以一種工作交流的心態收拾裝備。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在這一個過程中,卻看見天主更深、更大的邀請。

只不過,剛抵達澳門的時候,內心還是被擊敗了一下子。沒有感受過的潮濕、悶熱、雜沓、喧囂,以及最後看見正在漏水的房間。我一度與夥伴密謀逃跑計畫,但過程中卻發現內心浮現出兩個聲音:我是渴望更靠近天主,還是我更願意順著我內心的舒服而行?就在一頓茶餐館的時間,那令人煩躁聲音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天主,我準備好來看,祢要讓我看見的」。

兩岸四地,真是一個令人熟悉又充滿距離的區域。報到的第一天,聽見每一個夥伴從何處而來,花了多少時間打車、又花了多少心力順利抵達,已經讓我內心產生一種困惑:「這樣的付出,值得嗎?」而後才得知,許多人根本不知道來做什麼,僅單純因為一句話邀請,便相信而起身了。這信任與付出,需要有多大的信賴?我不禁反問自己,是否在天主的計畫內,我也能如此義無反顧?

出發之前,我感覺在台灣耶穌會有那麼多工作機構,能在各地遇見會士,並參加各種慶祝活動,是一件很合理、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對於各種活動,有時難免會產生「我下次再考慮參加好了」的心態。直到真正認識中華省歷史脈絡與使命,我才發現,事情不是我想像中那麼容易的。

不論介紹哪方面的工作,台灣,這個小小的島國,永遠都是最密集的地方。在介紹各地的工作內容時,我也才發現,我所身處的地方,有多麼豐富的資源,而我卻沒有好好把握。在這些日子當中,不斷聽見其他地區的夥伴說:「台灣真是特別的好,我有機會一定要去台灣看看,你們有這麼多的培育真好。」

在認識彼此的工作、接受培育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文化帶來的特殊性。很難想像,在一個主日彌撒會有如台大體育館辦演唱會,也很難想像,聖誕節與復活節教堂外會有鎮暴人員待命,又或是參加一個活動,必須「隱居」70天等等,這些衝擊,毫無疑問地更開闊了我的視野。

我內心又有些抗拒,抗拒與天主更親近,但終究是與祂同行。路途中,隱約看見了我們共同成為門徒,在不相識的狀態向跟隨著耶穌,而我們正彼此相愛著。在聖堂內,看見的不是設計與風格,而是這些歷史痕跡,這些過去,是靠著多少人的努力堅持、犧牲而來的,我所踩著的這塊土地,乘載多少生命,這些,都為我而預備了,而我,能做些甚麼?

過去的我因為無法明辨,時常問:「天主,祢想要我做什麼?」卻沒有被天主問過:「我能為你做什麼?」在澳門,被問出這句話的當下,內心有好大的平安與更強烈的渴望。在看清楚道路的時候,我更需要堅定的信心。而更多的看見,是看見神父們安靜地陪伴在每一個人的身邊,我的內心第一次自然出現慈悲的感受,更意外的是在聖體聖事時,終於得到感動。好像心裡渴望的事情,缺了一塊拼圖,就在這裡完整了。

最後一次的大組分享,我們彼此畫下使命,分享。那段時間為我來說是一個很珍貴的記號。我們來自各地,有著不同的背景,甚至我們彼此應該對立。但在天主的看顧之下,我們彼此相愛,非常相愛。看著每一位夥伴即將帶著新發現的、更深的使命回去時,我的內心也更有勇氣面對。

離去前,看著一位又一位夥伴啟程回家,我的內心又被撕裂了一次。當我看見在那不自由的土地上,渴望與會士交談、渴望在祈禱中與主相遇、渴望買到幾本書、渴望著自己回去後就計畫著大業,那樣炙熱的眼神,我呢?回顧從開始到結束,內在感受的流動,從工作狀態到與主相遇,被聖神點燃我內心的火,讓我看見天主的召叫,成為祂的肢體,用我所領受的愛做為力量,去愛人。

最後,仍是感謝小薇的邀請,也讓我能紀錄整個過程,美好的記號烙印在心口,炙熱而堅定。

兩岸四地青年培育台灣

 

文:兩岸四地青年代表 Lian、Auston、Sally、Doby

圖提供:Martin Wang 耶穌會會士、Magis 青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