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大耶穌會使命室每年都會為法律、管理、社會科學及醫學院等四個學院的職員,在暑假舉辦一日共融活動,除了感謝他們一整學年的辛勞付出,也促進院際間的交流。今年使命室選在2025年7月16日,拜訪五峰鄉的清泉天主堂,除了認識當地的原民文化,也了解耶穌會與當地原住民間,共同成長的故事。

輔仁大學在少子化浪潮的衝擊中,每學年學士班的招生仍然表現亮眼(113學年度招生率達99.88%),除了感謝校長及主管們的英明帶領,所有教師們的辛勤教導外,幕後還有很多默默耕耘付出的秘書職員們,他們總是不辭辛勞地服務老師及學生,陪伴學生解決難題……實在功不可沒。

為了犒賞勞苦功高的大天使們,耶穌會使命室趁每年暑假一開始, 在秘書職員們完成整學年的工作之後, 為我們使命室所服務的法律、管理、社會科學及醫學院等四個學院的職員們,籌辦校外一日遊的共融活動,讓同仁們暫時抽離繁忙的工作,走進山區,享受並沈浸在芬多精與負離子的大自然裡,使身心獲得真正的滋養與放鬆。

主辦此次共融活動的輔大耶穌會使命室夥伴
主辦此次共融活動的輔大耶穌會使命室夥伴

同仁們在整天的行程中,可以認識及熟悉不同學院的同仁們,放鬆心情,暢所欲言,紓解工作壓力,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建立互助合作、互敬互愛的工作氛圍。彼此鼓勵,加油打氣,產生工作正能量,激發工作績效。

身心要健康,但心靈也要看顧。在活動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如何讓我們的同仁可以體驗到天主教信仰與耶穌會的使命精神,所以每年必定安排教堂參訪。今年我們拜訪原住民文化及藝術氣息濃厚的清泉天主堂,本堂神父、也是耶穌會士丁松青神父與當地原住民夥伴述說關於聖堂的小故事,讓伙伴們聽得津津有味,原來十字架上那没有手及没有腳的耶穌,是邀請我們去做耶穌的手和腳﹗同時這也是主耶穌對耶穌會使命室同仁們的召喚,期許我們每一位不僅做主耶穌的手和腳,更要做我們身旁每一位小兄弟的手和腳,以愛心及真誠在輔大服務。

清泉天主堂的耶穌會丁松青神父(站立者)
清泉天主堂的耶穌會丁松青神父(站立者)

當我們一行人順利返抵輔大,看著大家滿滿的笑容及感謝,在揮手道別中,心中默默感謝著大能天主的看護及祝福,我們又完成了一項年度大活動,忘卻事前籌備的辛苦,感謝天主,感謝單位同仁的合作,我們明年再見哦﹗

無手無腳的耶穌,邀請我們做祂的手與腳
無手無腳的耶穌,邀請我們做祂的手與腳

 

以下是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秘書林玲洋女士,參與此共融活動後的分享:

回想與輔大同仁到清泉已是20年前。三年前參加輔大耶穌會使命室王文芳老師的讀書會,閱讀了丁松青神父的《從彼山到此山》,更敬佩丁神父的修道過程,還有他與清泉部落的緊密關係。當我看到使命室傳來邀請報名的信件時深受吸引,於是立即報名,非常期待能享受自然之美,也希望能見到丁神父。

7月16日一早八點出頭,我們一行39人從輔大出發,開始享受一日共融活動。馮神父致歡迎詞後,請王文芳老師為今日活動的平安圓滿祈禱。接著馮神父介紹行程,並請杜嘉豪修士及三位老師說明未來的工作規劃,讓我們更了解耶穌會使命室對師生職員所提供的服務。

輔大耶穌會使命室主任馮漢中神父,一次嘗試兩種口味的冰棒
輔大耶穌會使命室主任馮漢中神父,一次品嘗試兩種口味的冰棒

 

我們第一站是竹東的「資源莊冰棒」,大家非常踴躍排隊買冰棒,馮神父搶第一,還同時品嘗兩枝冰棒,左一口、右一口開心的模樣,很難想像他兼具醫生及老師的身分。杜修士也興奮地說:「我要買一公斤的清冰沙。」一公斤? 他果真拿著一袋冰沙與大家分享並拍照存證。

眾人滿足口欲後,重新上車前往清泉。馮神父問:「都到了嗎?沒到的舉手。如果沒上車,我們回去接,否則要走三天才會到清泉。」幽默風趣的廣播,讓車上充滿歡笑。主辦單位也非常貼心,為了讓同仁在蜿蜒的山路上不致暈車,特別準備了「馬來西亞的暈車糖」。我好奇地含一顆,暈車藥以檸檬味的糖果取代,感覺真棒。

接近十一點時,我們終於抵達清泉,大家一步一階梯爬上了清泉天主堂,汗流浹背。但進入教堂後,微風清涼,彩繪玻璃、祭壇佈置,以及丁松青神父的微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丁神父親切地介紹教堂與他的四本著作,寫書的收入是為了幫助部落,大家慷慨解囊並請神父簽名。我非常榮幸與丁神父合照,完成了多年的夢想。

林玲洋秘書(右)與丁神父合照,夙願以償
林玲洋秘書(右)與丁神父合照,夙願以償

為豐富共融活動,使命室還安排了動手做(DIY),抽到第1組的伙伴做藍染手巾,第2組則做編織。大家認真聽解說、專心跟著做、不懂就提問、同仁互相教導,老師稱讚:「你們很聰明,要做1小時的編織,你們30分鐘就完成。」大家都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我雖非教友,但中午在馮神父主禮的彌撒,聽到他說:「將你內心的渴望向天主祈求。」我仍誠心祈求:「立法院能為國為民制定好法案、漢光演習圓滿完成、颱風後順利重建。」彌撒雖然只有30分鐘,但我的內心深感溫馨與平安。

馮神父為所有參與共融的伙伴主禮一台彌撒
馮神父為所有參與共融的伙伴主禮一台彌撒

此外,我非常感謝清泉山莊準備豐盛的自助餐讓大家盡情享用,津津樂道、讚不絕口,並開心聊天,達到感情共融與交流。馮神父吆喝著:「這一大鍋是關西仙草,大家多喝點。」

享用完美食後,下午由清泉山莊負責人 Hana 深入說明教堂的歷史,以讓我們更了解原住民和耶穌會士之間共同成長的故事。看到牆上「無手無腳的耶穌木雕」,聽到「我們允諾要做耶穌的手腳」,感受到信仰力量的實踐。

結束教堂的知性之旅後,我們跟著神父及修士的步伐,沐浴在山林步道及蟲聲蟬鳴中、欣賞「蛹生」鋼索地景、踏上清泉一號吊橋,聆聽清泉淙淙、拜訪三毛夢屋,遠眺青山雲霧,並把握時間,把雙腳泡入43.2度清澈的溫泉將軍湯。下山前,我們參觀了張學良故居。

編織組的伙伴拿著自己的作品與老師開心合照
編織組的伙伴拿著自己的作品與老師開心合照

 

離開清泉,我們前往竹東領取餐盒,主辦單位實在太貼心,中餐已飽足一頓,竟然還可帶餐盒回家。接近五點半時,我們順利返抵輔大。

回顧一整天,我深切感受「清風徐徐拂吾身,泉聲淙淙潔心靈。清閒自在山林間,泉湧甘甜活力來」。

今日見識到馮神父的專業導覽,更感謝杜修士、文芳、孟熹和雪紋的熱情服務。共融活動精彩又豐富,吾心滿懷喜樂。睡夢中有著幸福!

文:輔大耶穌會使命室宗輔老師 林孟熹、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秘書 林玲洋
圖:輔大耶穌會使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