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援正義無國界,發生於印度的人權事件,可以在世界泛起陣陣漣漪。2018年,印度16位人權倡議者因素來為印度少數及弱勢族群發聲卻遭控煽動暴力,被以反恐法逮捕,成為全球矚目的「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BK-16)。其中包括長年關懷弱勢的耶穌會士司坦.思瓦米神父,他不幸在羈押期間病逝。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多年來持續奔走,呼籲為他洗刷汙名,並為其他被捕者平反,讓正義不再延宕。

2025年7月12日,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第三度在印度駐英國大使館外發起示威行動,以守夜祈禱悼念司坦.思瓦米神父 (Fr Stan Swamy SJ),並遞交紀念卡片,呼籲印度政府正式宣告他無罪 (innocence)。儘管使館人員拒絕接收卡片,參與者仍以靜默祈禱和標語表達訴求。這場行動延續了四月在英國國會舉行的會議精神,當時耶穌會使命單位代表,與社會正義倡議者、學者與議員齊聚一堂,共同關注「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BK-16),並呼籲為仍遭羈押者爭取正當法律程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場會議。

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安排了這場會議,旨在喚起大眾對於「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 (Bhima Koregaon-16, BK-16)的關注,當中包含耶穌會已故司坦.思瓦米神父 (Fr Stan Swamy SJ)。這16名社運人士,致力於維護印度少數族群的權利,包括印度原住民(Adivasi)、種姓制度下的賤民階層(Dalit),以及穆斯林社群。

印度政府指控這16人涉及2018年比馬科雷岡抗議活動期間的暴力事件,並依據《非法活動防治法》(Unlawful Activities (Prevention) Act)將他們逮捕。

他們當中包括藝術家、教授、律師、記者、政治評論員,還有在2021年7月羈押期間去世、享年84歲的耶穌會思瓦米神父。至今仍有其他人在未受審的情形下,持續被拘留。

Clear-His-Name

這場會議由英國聖公會牛津教區榮休主教,也是上議院議員潘特雷加斯的哈里斯男爵(Lord Harries of Pentregarth)主持,討論的範圍涵蓋「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的歷史、有什麼作為可支持其成員,以及為思瓦米神父洗刷汙名的倡議行動。

出席這場會議的有連同哈里斯男爵在內的四名國會議員,還有耶穌會會士、大學生、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代表、國際筆會 (PEN International)、倫敦礦業網絡 (London Mining Network)、零石化科學博物館 (Fossil Free Science Museum),以及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教授阿爾帕·沙阿 (Alpa Shah),她最新的著作《囚禁》(The Incarcerations),即針對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多所著墨。

沙阿教授表示,促使她寫下這本書的原因是「此案凸顯的嚴重不正義」,以及「它所揭露的印度民主真相」。

會議中提到,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與印度少數族群所遭遇的困境,可能將在英國上議院展開辯論,同時也會提請英國外交大臣大衛・拉米 (David Lammy)關注此案。

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在思瓦米神父被捕後,持續為他奔走呼籲,要求印度當局將他釋放,並在思瓦米神父蒙主恩召後,正式宣布他無罪。

耶穌會使命單位去年曾致函拉米先生,請求他支持這項平反運動,也與印度駐英國大使館 (Indian High Commission) 聯繫,試圖安排一場會議,討論此案。

在4月25日思瓦米神父88歲的冥誕之前,耶穌會使命單位為了向他致敬,於網路上發起一項「洗刷他的污名」(clear his name) 活動,將眾人書寫的紀念卡片傳遞給印度駐英國大使館,以喚起社會大眾對此平反行動的關注。該活動後來因方濟各教宗辭世而延期至7月。

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主任保祿・奇特尼斯 (Paul Chitnis) 表示:「思瓦米神父在毫無證據的狀況下,遭受莫須有的指控,且於羈押期間身故,這是印度政府聲譽的重大污點。」

「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因而耶穌會使命單位戮力支持印度耶穌會士的努力,以疾呼為思瓦米神父的聲名平反,並讓『比馬科雷岡事件16人案』在印度法院盡速進入正當法律程序。」

文/圖: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
譯者:Ignatius Hsi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