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夏日,耶穌會徐匯中學的八位學生踏上一次身心靈皆清涼的豐富旅程。他們暫別喧囂世界,走入隱身林間的淡水聖本篤修道院,參與由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與耶穌會 Magis 青年中心合作主辦、以聖賀德佳自然療法為靈感的一日生活體驗,透過感官實作與自然勞動,親身體驗自然的療癒力,也培養對身體、環境與靈性的整體關懷。
盛夏的淡水聖本篤修道院一早迎來八位徐匯高中的大男生,他們是為了參與一年一度「簡單愛一日生活體驗」而來。這是由徐匯高中與 Magis 青年中心合作規劃,今年首度與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連結,設計「聖賀德佳的自然療法 Viriditas(綠色生命力)」的一日體驗。除了將聖賀德佳的自然療癒方法分享給青年,更回應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UAPs)中的第三、四項:「陪伴年輕人」與「照顧共同家園」的深刻實踐。
六月下旬的酷暑當頭,徐匯男孩一早便從蘆洲校園出發,來到淡水捷運站後開始徒步上小山坡,抵達隱身山腰的聖本篤修道院。走進修院,感受被自然圍繞、踏進乾淨舒適的靜心會館,讓大夥受寵若驚地讚歎:「好像渡假村!」迎賓飲料「薄荷三重奏」是由聖賀德佳療癒花園種植的三種有機薄荷調製,沁涼解渴!從五感啟動療癒的工程,真誠地接待讓男孩們卸下對這個體驗的困惑更激起他們渴望認識的好奇心!
聖賀德佳的綠色生命力(Viriditas)
距今約九百年前的德國本篤會修女-聖賀德佳(1098-1179),不僅是聖人且是身處年代最早的教會女聖師之一,她以神學著作《當知之道》在12世紀奠定了萊茵河畔女先知的地位。
她除了是修道院院長、密契主義靈修家之外,也是一位自然療法醫生,因受到天主奧秘的啟示,寫下自然療法著作《醫藥書》、《疾病的起因與治療》,她所倡導的健康觀早已具備「整體論」、「生態療癒」、「全人療癒」的深度與廣度。賀德佳自然療法所指的「全人」,涵蓋整個人生活的各個面向:人類和大自然的連結、人類的肉身-靈魂特質,以及人類歸屬於天主。在她看來,療癒不僅是使疾病症狀消失,還要使整個人得救,也就是重建一個人回到天主所設想的樣子。

「Viriditas(綠色生命力)」即被聖賀德佳視為療癒身心靈的力量,是一種賦予生命、療癒和維持生命的力量,它包含了三個層面:來自自然萬物的創生力量;來自美德的力量;來自生命源頭-天主的力量。此療癒觀不僅包括使用大自然的療癒力,也包括以小心謹慎和愛護的態度,與大自然共處。
九百年前的賀德佳如同先知一般,對現代的我們發出警告:「整個大自然應該提供給人類使用,人類與大自然一起合作,因為若沒有大自然,人類既無法生活,也無法存在下去」,天主所創造的大自然提供我們各種力量,供我們使用,讓我們能舒適的生活,身為人類的我們,應該按照造物主的心意去使用它們,不可以擅自濫用它們。
聖賀德佳的自然療法融合了歐洲傳統醫學以及修道院醫學,當今德語區(德國、瑞士、奧地利)流傳最廣的自然療法便來自於此。聖賀德佳的智慧,不僅僅是宗教的遺產也是一種超越時代的療癒哲學。
當青年遇上綠色生命力
第一堂課從解構主題開始,從「聖」、「賀德佳」與「自然療法」認識這位來自德國萊茵河畔的女聖師、修道院長及被稱作「西方女華佗」的自然療法專家。同學們理解到自然療法就是運用大自然的療癒力量來照顧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增強自癒能力。
接著透過製作「植物圖鑑」的過程,從鮮品、乾品及粉末,讓同學們打開五感:觸摸、嗅聞,甚至品嚐各式各樣的香藥草,實際體驗聖賀德佳《醫藥書》裡提到的各種悅性食物:有助打開心門的肉桂、肉荳蔻;能夠消除口臭兼具麻醉功能的丁香;能帶來溫柔及溫暖的小茴香;當今的超級食物鷹嘴豆等等。體驗過程中紛紛喚起男孩們的生活經驗:家人喜愛的肉桂捲;看牙醫有丁香的味道;有人則聯想到自己的轉骨藥方,好奇地立刻查找用了哪些植物。而課程的任務則是要運用所學,分組調製鷹嘴豆沙拉與香草茶飲為午餐加菜。
沙拉組男孩充滿耐心地切碎新鮮香藥草(薄荷、芳香萬壽菊、檸檬馬鞭草和迷迭香),並以客家阿婆醃漬的專業手勢,將賀德佳推薦的廚房必備調料葡萄酒醋、蜂蜜完美融合,清爽入味兼具高營養價值。香草茶飲組慎重珍視地將有機香草浸泡入味,並選用修道院自產自製的楊梅果醬,特調出消暑開胃的酸甜滋味,讓沒有家政課的男孩們滿是成就感!
而一出場便香氣逼人的香料咖哩和台式滷味,是選用中藥行配置的純天然香料粉和滷包烹煮而成,內含課程中學到的肉桂、肉荳蔻、丁香、小茴香等香料。主食薑黃飯使用產自修道院的薑黃粉並加入南洋風味的香蘭葉與檸檬葉增添香氣。這些在德國無法生長的香料植物因著聖人的神視被記錄下來,也早已應用在亞洲料理中。
從認識植物、了解與土地的關係、再應用到餐桌上,讓男孩們在午餐前主動學習劃聖號,誠心誠意地一起祈禱,謝謝自然所賜的一切、謝謝眾人的付出與努力。這也回應聖賀德佳的飲食觀「我們攝取的食物不僅影響身體也影響靈魂,懷著智慧與感恩選擇它們。」將人的健康與靈性成長相聯,強調愛、和諧與尊重自然,她的思想與言論對當時和現代都具有深遠的啟示。
這位自然療法的教育家強調「飲食的美德」是要帶著愉快的心情,並且有節制地吃喝。於是男孩們放下邊看手機邊進食的習慣,安靜又專心地享用佳餚,臉上不時露出滿足地笑意,在品味的過程中,男孩們從顏色到黏稠度覺察到和平時所吃的咖哩有所不同,經驗自然食材與添加物的區別,練習記憶天然的味道,願在未來能夠為自己與自然做出趨向美德的選擇。
小憩過後,學習夏日除障良方,先認識台灣再尋常不過的樹種-樟樹,明鄭、日治時期台灣樟腦產量佔世界第一,是名符其實的台灣Number one!而這原產於臺灣、中國南部各省及日本的樟樹,竟然也被聖賀德佳紀錄在《醫藥書》:「樟腦,它是一種從樹木而來的樹脂……流出樟腦的樹木,內含銳利與純淨的冷性,質地很純淨。當你虛弱的時候它會以驚人的方式使你振作起來,並且使你強壯,好像是太陽照亮了原本陰暗的白天。」
於是,選用了產自苗栗品質優良的樟樹精油讓男孩們親自調製香樟噴霧,樟樹沁涼提神的味道,讓男孩們直呼喜歡!彷彿應證了被太陽照亮的生命力。香樟噴霧有天然驅蚊的效果,正好讓同學們有自然的防護罩,迎接下午的勞動體驗。
幅員遼闊的本篤修道院滿是綠色生命力,修女們依循著祈禱與工作的靈修日常管理偌大的修院。男孩們跟著修女,帶起手套、拿起鐮刀一起為大樹除去藤蔓的危害,讓大樹能夠重見天日,並獲得足夠的日照與養分。如同修女所言,這是個「偉大的工程」。男孩們在艷陽下與藤蔓奮戰得汗如雨下,加上天然環境下的蚊蟲猛烈,深刻體驗到修道院的管理與勞動之不易,也為修女們的奉獻生活感到敬佩。
這場天時地利人和的一日體驗,讓參與者自覺有「天選之人」的幸運,除了感受到本篤會充滿愛的待客之道,聖賀德佳的自然療法體驗還融合了食農教育、生態認識與實作等豐富的元素,從植物圖鑑到餐桌美味,從香樟噴霧到拔除藤蔓的偉大工程,男孩們透過實作,更認識聖賀德佳的自然療法如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以增進自己、他人和環境的健康與永續!
十三世紀的天主教神學家聖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指出,造物主天主的豐富美善不只呈現在單一物種,必須萬物互相共榮才能彰顯出造物主的美善及圓滿,所有生物都互相關聯、彼此依賴。我們需要透過萬物,重新去了解自然、了解我們自己及自己在大自然中的角色,進而合作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
特別感謝耶穌會Magis青年中心的邀請、本篤修女的溫馨接待、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的合作、聖賀德佳的轉禱,感謝天主!
以下是參與學生的分享:
林・宸
謝謝學校有這次的活動,讓我了解更多關於天主教的歷史,使我能接觸到不一樣的宗教文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餐前祈禱,雖然與我的信仰不同但非常有趣!還有拔藤蔓雖然有點辛苦,但也讓我跟同學們的關係越來越好,懂得團結的力量!這次的活動還讓我了解更多香料、香草植物,不僅認識它們的特性,還有對身體所帶來的好處。
王・右
一開始,我以為聖賀德的自然療法只是體驗如何用自然療癒自己,可是當我實際體驗過後,我才發現自然療法也包含利用大自然中有特殊功效的植物製作成料理,因此我們今天才能吃到健康又美味的佳餚。今天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做香樟噴霧,因為我沒有想到今天來體驗活動,還能拿伴手禮回去。今天最累的活動是出去清理纏繞在植物上的牽牛花,因為在室外活動不但要忍受太陽的直視,還要忍受著蚊蟲的叮咬,最後我想說:「很高興,今天能夠來到體驗自然療法」。

林・群
我非常感謝學校願意辦這個活動,早上一進到聖本篤修道院時感覺就像到了度假勝地,完全不像我印象中的修女院。一早的課讓我知道聖賀德佳這位修女是誰,並介紹她的生平和她所寫的書裡的內容,也嚐到了肉桂、肉荳蔻、茴香、丁香等藥材。丁香對我來說非常衝擊,我只吃一小口舌頭就整個麻掉。接下來做鷹嘴豆沙拉,我負責將切好的食材變得更碎、讓香氣更釋放,手法還被說像客家阿婆般專業,對於做出來的沙拉非常滿意、很有成就感。午餐吃得很開心,香樟噴霧的味道非常的好聞。下午和修女一起拔藤蔓時,覺得修女非常辛苦,每天除了禱告五次外,還要打理整個修道院,真的讓人感到修女非常的偉大。
余・左
參與「聖賀德佳的自然療法」整體來說是很不錯的體驗,從名稱上我以為是比較靜態的活動,但是實際上我們不僅僅有靜態的活動,像是香樟噴霧的製作,也有動態的幫樹去除牽牛花的藤蔓。而且這次活動的午餐特別豐盛,有加香草的薑黃飯、跟平常不太一樣的咖哩、台式滷味、我們自己動手做的鷹嘴豆沙拉和香草茶。總而言之,這次的體驗活動讓我覺得很有趣,雖然說真的有點累,但是還是一次很好的體驗。
文: 游凡儀 中學生命教育教師、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理事
圖: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