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已於 2002 年正式獨立,是世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然而,在被佔領數十年和被殖民幾世紀以後,這個國家仍努力地確立自己的地位。對此,耶穌會東帝汶社會服務處(Jesuit Social Service Timor-Leste) 在當地協助耶穌會拓展工作,透過社區計畫減輕貧窮,同時也藉由培力社區使之能自給自足。

「東帝汶近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依賴農業為生,而農產量很少,幾乎無法成為家庭穩定的食物來源」耶穌會東帝汶社會服務處糧食穩定計畫經理 Elsa Pinto 如此表示。她指出:「若一個家庭的農產收成少,他們在獲取食物的質和量上都會十分有限。」

由於缺乏基礎建設系統,這個問題更形惡化,糟糕的路況尤其使得社會服務無法及於偏鄉地區的人們,而這也直接導致許多兒童營養不良。2016年的人口和健康調查數據顯示,百分之四十六的五歲以下東帝汶兒童營養不良。

此外,該國三個自治區 Ermera,Manufahi, 以及 Oecusse-Ambeno 特別行政區在 2019年被認定為長期嚴重的糧食不穩定。耶穌會東帝汶社會服務處對此問題做出回應,在 Ermera 的一個行政據點 Railaco 展開了提升糧食穩定的行動。耶穌會在此地的使命是積極地推行與水源、衛生、健康和生態相關的各種計畫。

「耶穌會東帝汶社會服務處著重社區培力和社區參與,使其成為執行和永續的動力」Pinto 說道。對他們而言,在計劃開始時舉行社區諮詢會議是非常重要的。

2022.10.Consultation-in-Matata

舉例而言,該組織去年在 Railaco 村莊的三個社區,Matata, Railaco-Kraik 和 Samalete 舉辦了諮詢會議。他們不但聽取居民的經驗,了解他們的狀況,確認他們的需要,也看到社區裡的優勢,以及在 Railaco 可用於達到糧食穩定的在地知識。

不意外地,會議中浮現的有些問題是肇因於缺乏永續農業耕作方式,儲存設備不良,低收入,缺水,和對健康營養知識不足而造成的農作及家畜產能不足。

Pinto 進而表示,「社區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但缺乏足夠的知識來找尋改變目前狀況的方法。我們需要引進專家來支援計劃的執行」。

這些社區指出,他們對耶穌會的使命深感信任,在發展過程中把他們當成夥伴。有獲取農業用地,在目標區有些小學已在進行園藝計劃,這些都可當作獲取靈感和學習的資源。還有幾個機構在 Railaco 之外著手農業計劃,耶穌會社會服務處和社區也可以一起跟他們學習。

2022.10.Food-Security-consultation_2

根據社區諮詢會議的結果,耶穌會東帝汶社會服務處確認了四個優先介入的事項:

一、透過有關農業和營養學的訓練及資訊研習會,以增進能力;和其他社區進行交換計。

二、透過種樹復育森林

三、加強現有學校的園藝計劃

四、找出並保護社區內的水資源

這項計劃還在發展的初期階段。Pinto 最後表示,在 Railaco 達成糧食穩定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也一再強調和社區建立關係的重要性。她說:「我們很看重社區培力和社區參與。我們認為社區是這整個過程的主角。應該讓他們有機會用自己在地人的知識和創造力來發展他們自己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