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輔理(終身)修士官枝順入會已有半世紀的光景,值此五十週年金慶,教友及會內弟兄歡欣為他慶賀。官修士感恩地表示:「這都是天主的恩典,因為有祂的召叫,才有今天。五十年來,感謝有天主的助佑、聖母的保護、教友們的支持祈禱,以及耶穌會的弟兄對我的包容、對我的接納,非常感謝。」
受耶穌會士服務奉獻精神感動
官枝順修士出生於嘉義鹿草一個農家,家中有九名子女,官修士正好排在中間。他小時候常去外祖父母家玩,由於附近正好是鹿草天主堂,因此常去聽道理,直到16歲領洗。當時的本堂神父是匈牙利籍耶穌會士葉由根神父。
官修士小學畢業後,葉由根神父有意幫助他繼續升學,但因家貧,因此放棄升學,開始工作,他在20歲那年,經由葉由根神父的介紹,轉往朴子天主教總堂當工友,平日工作認真,熱心參與彌撒。大約一年半之後,有一天,幼稚園的黃富貴老師突然問他說:「你怎麼不去當修士呢?」
這句話就像一支火苗在他心中燃燒著,因為平日受到耶穌會士犧牲奉獻服務的精神感動,雖然想入會,但總認為耶穌會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單位,因此不敢直接提出申請。後來,入會修道一事是透過同事間接向上反應,最後才提報到當時的初學導師單國璽神父(後來成為單樞機)那裡。單樞機特別到朴子與官修士談話,半年後,管理教堂工作人員的耶穌會晁金名修士通知他,準備去靜山望會。經過將近一年的望會後,他才正式加入耶穌會初學院。
家人雖反對 天主自有安排
由於官修士家中並不富裕,父母亟需孩子長大一起賺錢,因此他加入修會,不工作賺錢,家人認為他不孝、拋棄親人,對他非常不諒解。
就在官修士入初學院的第二年夏天,他的父親得了急性盲腸炎,當時鄉下交通不便,只能用牛車拉到鹿草聖家貧民醫院開刀。兩星期後,父親的病情轉成腹膜炎,因此趕緊送往虎尾若瑟醫院,情況非常危急。醫院表示,開刀只有三成的存活率,家人因此感到很猶豫。最後,在官修士的分析及堅持下,父親終於接受了手術。
回到鹿草之後,官修士請求晁金名修士讓父親住在晁修士負責的聖家醫院,起碼痛的時候可以打一針止痛藥。晁修士最後同意,後來官爸爸竟然奇蹟的痊癒。
由於當時沒有農保、健保、勞保,在聖家醫院、耶穌會的幫忙下,官家只出了一部分的醫藥費。經過這件事之後,官修士的父母對於他加入修會一事的態度就完全改觀了。
眼疾是天主給我的十字架
官修士的右眼嚴重斜視,但這並不是天生的。他表示,那是小時候出麻疹、發高燒後,因為家中不寬裕沒有好好調養,後來演變成兩千度的高度近視。入修會之後,他曾去醫院開刀,兩眼視力有所改善,但幾十年後,逐漸演變成斜視,至今右眼已經無法視物。
官修士表示,雖然眼疾造成不便,但他把它視為天主給的小小十字架,因為人不能只是向天主求恩典,而不願意接受十字架。只要是生病,心中就想著「這是與主耶穌一起受一點苦」,這樣心中反而充滿喜樂。
憶葉由根神父 恩澤廣被寶島
在修道五十年的生涯中,官修士最佩服的人首推他老家的本堂葉由根神父。葉由根神父早年在嘉義鹿草創建聖家貧民醫院,不以營利為主,經常提供當地居民免費的醫療資源。後來,葉神父被調到新竹,創立仁愛啟智中心、華光學園。葉神父是台灣天主教會第一個成立收容低智能兒童的活聖人,直到99歲過世後,遺願捐出大體供醫學使用,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上的人。
心懷主愛 助人常樂
認識官修士多年的聖家堂出納寇惠萍姊妹說,官修士是一個非常謙卑的人,從他身上經常可以看到基督的影子。20多年前,官修士每個月都到南海路捐血中心捐兩次血小板,每次要躺在床上兩個小時,這樣持續了將近16年的時間。後來,由於他的肝功能指數偏高,捐血中心不再受理才停止。為此,他還難過了好久。
另外,曾有一位大陸河北來的神父,想要募款回去大陸影印一些聖書做福傳,但苦於沒有經費。官修士就跟家人商量,捐出三萬元,換成人民幣,交給這位神父帶回大陸做福傳。
寇惠萍也表示,錢財對官修士而言,是身外之物,只要可以為基督作見證、傳播愛,他都願意去實行。
在會院中,有年邁的兄弟需要住院或回診檢查看病,他總是樂意地慷慨協助。誠如經上所說:「凡你們對我這些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40) ,官修士總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他能做的事就是把基督愛的精神實踐出來。
任爾職卑微 盡心亦孜孜
官修士表示,終身修士的工作平凡簡單,猶如球隊中的後衛,軍隊中的後勤,換言之,就是幕後的工作者。耶穌會的《會憲》中就提到,儘量挑讓你感到沒有面子、低下的工作做。因為工作無貴賤,主要是效法基督的謙遜。
早期耶穌會的理家都是由神父擔任,權柄頗大。自從梵二大公會議之後,這個職務就開放給終身修士擔任。官修士就曾經擔任過三次理家,一次是在高雄四維文教院,另外兩次分別在輔大耶穌會新舊會院。對官修士來說,理家就是管理一個大家庭,而這份工作就是服務和服事弟兄。
前不久,官修士從聖家堂調回輔大濟時樓,沒有特別的重任,但在疫情期間,看到弟兄們自己隨便解決早餐,他就自動為弟兄準備各式早點,讓弟兄們感覺家的溫暖。
終身修士居幕後 默默奉獻謝主恩
官修士最喜歡、最佩服的耶穌會終身修士有三人:第一位是晁金名修士,匈牙利人,與葉由根神父一起在嘉義鹿草聖家醫院工作,負責藥劑。第二位是雷萬鈞修士,也是匈牙利人,在新竹開設了一個木工廠,當時台灣各地教堂裡的座椅跪凳、聖體櫃、告解亭都是出自他的工廠,他默默工作,從不張揚,令人欽佩。第三位是山東籍的李志聖修士,他長期在靜山服務,曾借調到多瑪斯大修院擔任總務,他凡事盡忠職守,樂於助人。
官修士最後表示,耶穌傳教只有短短三年的時間,聖母瑪利亞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若瑟也只是一個木工,可是他們都是大聖,因為「 一個人成聖不在於他的工作、地位、才能,而在出於愛的動機。」願聖家的謙遜榜樣,成為眾人效法的對象,也祈願官修士繼續秉持初衷,在謙卑的服事中展現基督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