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在巴塞羅納求學,1524-25年
祈禱與乞討
在巴塞羅納,依搦斯‧巴斯卦再次歡迎依納爵入住,依納爵赴耶路撒冷之前,曾在她家裡住過三個星期。人們形容她是「一個熱愛真理的女人,就算給她全世界的黃金,也不能叫她撒一個謊話」。
在瘟疫肆虐期間,她收留了一個失散的孩子,這男孩記得朝聖者住在小房子樓上的房間,記得他睡的木板牀沒有牀墊,及他怎樣跪著祈禱幾個小時。他說依納爵是個沉默的人,只有當別人問他問題時才說話,但他所說的話「能說到人的心坎裡」。他證明依納爵從耶路撒冷回來時所穿的衣服,就是他離開時穿著的,並隨身帶著一串念珠,不停念玫瑰經。
依納爵住在依搦斯‧巴斯卦家裡的整段期間,吃的都是乞來的食物。
對他而言,乞討的好處是他可以接觸到那不曾認識及不可預測的;
經驗到人們因純潔的愛德而不問情由的施捨;
也令他經驗到人們常作的嘲弄和賜教;
最後,就是那種對人絕望,唯仰望天主,全心信靠祂的感覺。
如母呵護
每星期都會有位巴塞羅納婦女給依納爵送來一些麵粉,依搦斯會用來給依納爵烤麵包。凡他沒有吃過的東西,他都會分給窮人。似乎依納爵也會常常帶回一些麵包碎,吃掉最難吃的,把好的送給別人。
有一次,家裡的男孩子翻看他的背包,說:「你背包裡有許多麵包呢」,朝聖者溫柔地答:「隨便吃吧!」儘管依搦斯不贊成,孩子們還是接受了依納爵的好意。依搦斯說:「你們這些無賴,你們應該讓他吃!」
朝聖者調解了這場爭執,極溫柔地說:「巴斯卦母親,不要管他們,看著他們把麵包吃光,就足以令我高興了」。由此可見,也許依搦斯‧巴斯卦就是這世上唯一被依納爵稱為母親的人。
依搦斯的兒子若望,與朝聖者同住在樓上一個房間。睡覺的時間到了,依納爵會對年輕人說:「若望,去睡吧,我還有些事要做」。男孩子會上牀睡覺,假裝睡著,其實在入迷地看著他的室友連續數小時跪在地上祈禱,並大聲歎息:「我的天主,唯願人們認識祢!」
毒打與嬌養
當地道明會修女與平信徒素有交往,依納爵多次造訪,成功說服她們修正行為。
可是,他付出代價。一個被剝奪了樂趣的貴族,聘暴徒襲擊他,將他毒打,把他丟在路中等死。一些磨坊工人把他送回依搦斯家裡。他在牀上躺了幾乎整整兩個月,非常可憐。他們給他整理牀鋪時,只能用毛巾來移動他。他們用浸了酒的牀單裹著他,為他療傷。
他從未透露誰可能是兇手,或誰唆使這報復行動。若望‧巴斯卦回憶說,在這些日子裡,「我母親對待依納爵就像寵愛自己的親生兒子或下凡的天使一樣;她徹夜不眠守護在他身邊……巴塞羅納名門望族的淑女紳士都來探望他,非常寵愛他」。
榮光閃耀
依納爵散發的魅力,使人尊敬他,愛慕他。
許多人說他臉上閃耀的光芒,是內裡的強光,向外透射。
關於這點,最精彩的見證來自伊莎貝爾‧羅斯爾;她在一五二三年,在巴塞羅納首次遇見朝聖者,當時他正準備去耶路撒冷。他坐在教堂的臺階上,身邊圍著一群孩子。朝聖者蒼白而猶似發光的臉孔綻放的一道光芒,深深打動她。
她聽見內心有聲音說:「去請他!」在得到丈夫的允許後,她派人去請朝聖者到家裡吃飯,並給家人講論天主的道理。他告訴他們他正要上船,他們便把他的書從船上搬了出來,然後船就開了。沒想到這條船離巴塞羅納不遠就沉沒了。
伊莎貝爾一直很喜歡朝聖者,多年後,當他在巴黎讀書時,她幫助支付他的學費。一五三二年,他從巴黎給她寫了一封感謝信:「此生我欠你的,比我欠任何我認識的人都多」。
召集同伴
依納爵在巴塞羅納求學時,
「開始渴望召集一些人,以實踐當時在萌芽的計劃,
就是幫助人修補他們在侍奉天主的缺失,即召集一班像是耶穌基督的號角手」。
這是我們首次見到他要致力改革的理想。
有三個人與他結伴為伍,但他們的熱心隨時間而流逝,並因為別的興趣而離開了他。與此同時,依納爵的老師、阿爾德烏爾,敦促他去阿爾卡拉修讀文科。
他在一五二五年底,離開了巴塞羅納,在身後留下一筆珍貴的精神遺產──因他而受感動的人,及那些仍散發著他的神韻的地方和物品。
他於一五二五年十二月六日,給依搦斯寫信,指出她面臨的嚴峻問題,教她避忌,好「喜樂地生活」。
一個對自己非常嚴格的人,對他的養母卻寬大為懷:
她不應該像他那樣做過多的補贖。
他在信後的簽名是「貧窮的朝聖者,依納爵」。
反省:
依納爵跪在地上,連續數小時祈禱,並大聲歎息:
「我的天主,唯願人們認識祢!」
你有多渴望別人認識天主?
(待續)
《踽踽獨行:依納爵.羅耀拉》Alone and on Foot (Ignatius of Loyola)
訂購資訊 https://is.gd/kPsA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