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年有兩大週期:紀念基督「降生奧蹟」的「聖誕週期」,和「逾越奧蹟」的「復活週期」。此外,則是常年期。
而確立禮儀年的兩個基準點就是:聖誕節和復活節。前者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五日慶祝;後者則是春分後第一個滿月之後的主日。復活週期包括禮儀年的高峰逾越節三日慶典,及在此之前的四旬期,和之後的復活期。
四旬期由聖灰禮儀開始,直到「主的晚餐」慶典之前為止,約四十天,包括六個主日。
在四旬期,整個教會陪伴候洗者做洗禮前最後階段的準備;也以紀念自己的洗禮和悔罪皈依,來準備慶祝逾越奧跡。
逾越節三日慶典,包括主的晚餐、救主基督苦難紀念,及基督復活慶典的夜間禮儀。天主子民跟隨慶節的精神,一同參與基督的苦難、死亡與復活。
由復活週期使用的讀經和禮儀經文,也可以窺見在不同的日期、階段、禮儀主題中,雖有不同的表達,但都透顯出人們對尋求生命歸宿以及對跟隨升天的基督回歸天鄉,享受復活的光榮的渴盼。
今天是四旬期的開始,讓我們再一次體認四旬期的精神,以妥善準備自己,並幫助即將在今年復活夜領洗的候洗者,迎接耶穌基督受難、死亡、復活的踰越奧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