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提到取得安全飲用水是基本人權,而世界上也有許多貧困者無法擁有自己的房屋。越南省耶穌會士阮遵服神父透過本文與我們分享「乾淨水和夢想房屋」項目如何幫助湄公河三角洲一帶的貧困家庭達成基本生存的夢想…
為湄公河三角洲社區打造夢想家園和提供乾淨水
泰國的厄瑪烏之路:通往生態未來之路
泰國耶穌會監獄牧靈服務單位獲贈清邁地區的一塊土地。這對受刑人會有甚麼幫助呢?也許是一個中途宿舍,一個學習有機農業的地方?《願祢受讚頌》通諭和新冠疫情開闢了新的途徑。讓我們聽聽發起人兼主任 Vilaiwan Phokthavi 女士(又名 Kep)講述這一故事…
工學院學生協助提升墨爾本市的社區塑膠回收行動
三名來自美國麻州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學生最近在澳洲耶穌會社會服務處底下的生態正義中心進行了短期的實習,他們利用中心的新型回收設備開發出一套可以回收瓶蓋的流程,同時也舉辦教育工作坊,促進社區的塑膠回收行動。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四集:在美墨邊境與移民同行
在《邊疆的耶穌會士》系列影片的第四集裡,我們一起前往墨西哥與美國的邊境,了解耶穌會與不同單位合作的「基諾邊境倡議」(Kino Border Initiative),如何實際地與移民同行…
捍衛澳洲原住民權益的耶穌會士 Frank Brennan 神父
在耶穌會羅馬總院,來自澳洲的會士訪客不多,但是在五月下旬,一位知名的澳洲會士出席了澳洲與教廷建交五十週年的慶典。他就是法朗克.布雷南神父(Frank Brennan SJ),維基百科介紹他是人權律師和大學教授。身為一位會士,他是怎樣形容自己呢?我們把握機會訪問了他。
教學相長:移工教學甘苦談
在教學的過程中,「傳道、授業、解惑」是雙向進行的。我教移工們華語,他們帶我見識了人生百態,教會了我將心比心…
跨越籓籬的領航員:為數位世界「另一岸」的人們傳遞品質好的教育
本文介紹印尼會省耶穌會難民服務處為難民、偏遠地區及受疫情影響的貧困學子所提供的教育服務,讓我們具體看到對弱勢者的愛與決心能跨越種種的藩籬,「與窮人、被世界遺棄者、其尊嚴受侵犯者同行」不再遙不可及。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三集:用饒舌音樂傳遞福音喜訊的耶穌會士
在《邊疆的耶穌會士》系列影片的第三集裡,我們這次帶您到「象徵性」的邊疆,即文化和音樂的邊疆去,看看一位年輕的耶穌會士、饒舌(說唱)歌手邁克.馬丁內斯,如何藉由嘻哈和饒舌音樂宣講福音,同時也鼓勵青年用音樂為社會正義與弱勢族群發聲。
希望的創造者:為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培力
JCAP 的「與受造界修和網絡」為了體現教宗在《願祢受讚頌》裡的教導、因應生態危機,特別提供小額補助來支持投身於環保議題、在社區裡帶來希望的亞太地區青年。本文為你介紹五個雀屏中選的計劃,它們為社區和價值觀帶來正面的影響或貢獻,諸如憐憫、慷慨、創意、對受造界的愛,以及服務窮人等。
十二幅關於我們共同家園的畫作與反思:畫作十二《獲得愛情的默觀》
這是這一系列畫作的最後一幅,拓譚神父透過聖依納爵《神操》裡「獲得愛情的默觀」,幫助我們看到天主的慈愛動態地臨現於祂所創造的萬物之中,我們也在其中與天主和萬物和諧共處,翩然起舞…
十二幅關於我們共同家園的畫作與反思:畫作十一《生命樹》
在第十一幅畫作裡,拓譚神父透過自然界裡的樹木,幫助我們看到它對共同家園的貢獻:淨化、庇護、治癒、守護、過濾,還有在靜默中仰望天主和祈禱…
十二幅關於我們共同家園的畫作與反思:畫作十《與大自然一起盛開花朵》
在第十幅畫作裡,拓譚神父再次邀請我們走向天主創造的自然界,因為它是美的泉源,幫助我們接觸到真實的自己,帶來治癒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