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我們的故事

不像校長的校長─陳禮耕神父

陳禮耕神父過去的使命工作中,最長的就是在新竹縣新埔內思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擔任教學及行政職位,他在那邊服務長達廿四年,其中二十年更是擔任學校校長一職。雖然他的職務是學校的最高行政長官,但他任勞任怨,從不會讓人對他產生有高不可攀的態度。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VIII

第十八章:多疑與心窄病 從喜樂到混亂 依納爵認為,在茫萊撒早期的日子充滿「持續的大喜樂」。但跟著,一個擾人的思想開始在他內滋長,彷彿有人在他靈魂深處說:「你怎可能以這種生活來渡過你餘下的七十年人生呢?」他覺得這是來自惡神魔鬼,便在心裏激烈回答:「卑鄙的傢伙,你能給我許諾一個小時的生命嗎?」這樣,他戰勝了誘惑,重新得到平安。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VII

第十七章:欽佩和誹謗 神秘 依納爵在茫萊撒展開新生活,便認識到這工人階級的城鎮居民是多麼慷慨和良善。他睡得很少,且總是席地而睡。他把時間放在反省和祈禱上。他用一根很粗的繩,繫在麻布長袍的腰間,並在粗繩子上縛上一條打了大小不一繩結的幼繩,幼繩隨著他走動,而擺來擺去。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XVI

第十六章:往茫萊撒,1522年3月 貧窮的朝聖者 依納爵自從一五二二年三月離開鋸山之後,每天都過著靠別人施捨,朝不保夕的生活。他離開鋸山是為了逃避公眾注意;可能在鋸山,有人指示他去只有幾小時路程遠的茫萊撒收容所,在那裏他可以用幾天時間記下自己的一些體驗,同時也好繼續為前往耶路撒冷作準備。

范姜群暐談王秉鈞神父對其一生的影響

2021年是王秉鈞神父入會60週年金慶, 在許多教友眼中, 來自義大利的王神父是一位充滿犧牲奉獻精神的耶穌會士。 特別注重對長者的關懷,並聆聽、觀察他人的需求, 即便半夜教友有需要,他也不辭辛勞地出門爲他人服務。 他的身教,也感動教友們投入陪伴青少年及弱勢的行動。

羅明堅研究的重要推手 — 施省三神父

施省三神父(Joseph Shih Hsing-san, S.J.)日前去世, 雖然天主教週報以及耶穌會網站都有介紹他的生平,但是在台灣認識他的人很少, 可是他在中華耶穌會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這幾天看到教會對他的生平介紹,從大陸到菲律賓晉鐸, 後來到梵蒂崗在教廷額我略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及天主教傳教史,後來到梵蒂崗電台負責中文廣播, 一直到退休為止。

Fr. Coghlan 谷紀賢|都曾經年輕過

收到一個中學同學群組 Whatsapp 得悉母校九龍華仁前校長 Fr. Sean Coghlan於9月2日病逝於聖保祿醫院,終年87歲。 我就學年代天主教會辦的中小學,都有大量外國派來的神父修女任教,九華也不例外,除了一兩個中國籍神父,都是來自愛爾蘭的耶穌會,他們都不算老,但在一個十多歲少年眼中真的一把年紀了,到我升中四那年終於來了個年輕的神父 Fr. Coghlan,絕對是神父群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