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聖事是教會的寶藏,也是帶來基督力量的奧蹟,但我的心尚不安定,所以仍不情不願的。恐懼在我的腦海中編造了無數的藉口,然而我揮不去這個渴望。」說這話的作者,拖著腳步走進教堂,即使在辦告解,內心也止不住懷疑和評斷,但最後天主傾注恩寵給她,讓她因此找到渴求的平安。
和好的恩寵
天主:禮儀中的主角 ∣
Randifer Boquiren神父是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禮儀學院的副教授,他曾7月來澳,向主業會的會員作為期3星期的禮儀講座。與號角報這訪問中,他特別強調禮儀裏的中心人物是天主,不是人。積極參與並不取決於人的一時衝動,而是基督早已制定。 你屬於的禮儀學院,是羅馬宗座聖十字架大學裏一所比較新成立的學院,你可以告訴我們多些關於這學院嗎?設立它的來由和它的目標是什麼?
七個來自聖方濟各.沙雷氏的小貼士 教你如何準備修和聖事
「孩子,無論你幾時蒙了不潔,犯了重罪,都不必久所等待,苦其心思,手邊既有取潔的清水,何不拿來洗濯?身邊既有治病的良藥,何不打開服用?」這一句來自聖方濟各.沙雷氏的名著《成聖捷徑》中。 這本書中有一整個章節教導信友如何「透過告解,悔過遷善」。這正好教導我們如何在四旬期中,透過修和聖事重回天主的懷抱。以下是該章節錄的七個小貼士,幫助各位準備如何好好準備修和聖事。
聖神的恩賜
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斯特(Robert Frost)曾經寫道,在我們內有種與生俱來的東西,不喜歡把事情分門別類。好吧,也有另一種不能根除的東西,喜歡列清單,特別是兒時領洗的天主教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