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國學中心的避靜活動登上 Google 地圖,入選國際耶穌會大學協會「和平與修和」GeoVisor平台。北京中國學中心的避靜活動融合耶穌會靈修傳統與當代語境,透過貼近青年語言與生活經驗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提升自我認知,進而實現內在成長與修和,並從個體影響更廣泛的社群。
北京中國學中心避靜活動:迎向世界,促進和平與修和
羅馬聖博敏學院75周年:讀書是為了服務
耶穌會羅馬聖博敏學院在慶祝75周年校慶之際,推出了全新的網頁,幫助全球耶穌會大家庭進一步認識這個獨樹一格的學術機構,並認識它的使命與歷史傳承。聖博敏學院的校長艾特神父表示,聖博敏學院以自己的歷史為榮,但更雀躍期待未來。
教宗方濟各勉勵亞太青年,懂得辨別真實的愛或虛假的愛
教宗方濟各於六月底和亞太地區的青年學生在線上對談。對於學生提出關於歸屬感、歧視、意識形態等的問題,教宗皆懇切地回答。他強調,必須透過教育、參與、彼此更加靠近,才能解決或避免這些問題。
河流、山、人:第十二屆服務學習計劃反省
上個月,我們曾刊出今年八月在泰國北部清萊,由耶穌會沙勿略學習社區主辦的「服務學習計劃」。在為時三週的活動期間,學生們接觸東南亞的地緣政治、沉浸於自然與鄉村生活之中,還親自學到包括移民和難民在內,邊緣族群的故事。現在,我們來聽聽,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深刻而真摯地分享。
與大自然及近人和諧共處
耶穌會亞太地區學院及大學協會每年為學生舉辦的「服務學習計劃」,今年已經來到第12屆。這個計劃深植於教宗方濟各的《眾位弟兄》通諭, 旨在培養學生對兄弟友愛與人際情誼的普遍渴望。今年夏天以河流、山、人為主軸,規畫各項活動,期望逐漸灌輸學生服務的價值。
耶穌會總會長探訪牛津《願祢受讚頌》研究所
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Fr. General Arturo Sosa)在2023年4月中下旬訪問英國會省,此行的第三日探訪了牛津大學的耶穌會學院──坎庇恩學院(Campion Hall)。坎庇恩學院在過去125年以來一直都是這舉世聞名學府的一員。總會長不僅有機會接觸學院的悠久傳統,同時也了解牛津的會士正推行的一項新計劃──《願祢受讚頌》研究所(The Laudato Si’Research Institute, LSRI)
北京中國學中心於昆明開設首個衛星教育項目
北京中國學中心(The Beijing Center,簡稱 TBC)於2023年3月在大陸正式啟動首個衛星教育項目——昆明理雅學苑(The Kunming Liya Center)。昆明理雅學苑衛星教育項目的開設是耶穌會高等教育在中國的新里程碑,延續利瑪竇探索新世界與促進交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