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夏日,耶穌會徐匯中學的八位學生踏上一次身心靈皆清涼的豐富旅程。他們暫別喧囂世界,走入隱身林間的淡水聖本篤修道院,參與由聖賀德佳全人發展協會與耶穌會 Magis 青年中心合作主辦、以聖賀德佳自然療法為靈感的一日生活體驗,透過感官實作與自然勞動,親身體驗自然的療癒力,也培養對身體、環境與靈性的整體關懷。
當青年遇上綠色生命力:徐匯中學簡單愛一日生活體驗
《願祢受讚頌》十週年:種下樹,讓愛茁壯
「耶穌會在收容超過400位無家者與邊緣人的新協縣社會中心,種下超過200棵多年生的樹木。這個行動遠不止於管理環境,它更是體現了一種關於團結、愛與希望,深刻的表達」。為紀念《願祢受讚頌》通諭十週年,耶穌會於越南平福省展開一項別具意義的植樹行動,透過栽種多年生的樹木和果樹,與兩地的居民攜手建立永續社區。植樹活動不僅守護環境,也展現出對於已故方濟各教宗的號召,充滿愛的真實回應。眾人也藉此發現,天主對於所有受造界無限的愛,反映於每片葉子與每朵花中。
中華省兩岸四地青年合作者再培育:使命、合作、動力、召叫
耶穌會中華省兩岸四地青年合作者,繼2024年首度於澳門聚會後,今年選擇香港長州思維靜院再度進行第二次培育。這次由耶穌會士和平信徒合作者組成的11人服務團隊,籌辦從6月9至16日為期八天的深化培育,期間省會長董澤龍神父也前往探視,主禮感恩祭。青年合作者培育除了回應中華省使徒計畫深化階段,也讓青年合作者更認識耶穌會的使命、進行方式的特徵、以及身為合作夥伴和合作者的身份。
主日學老師兒少保護線上培訓開跑!
教主日學也要懂保護孩子!2025年5月3日和5月24日兩個週六早上,約有120位天主教主日學的老師分兩梯次參加,由耶穌會兒少保護辦公室主任李驊神父發起,與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及台北總教區教理推廣中心攜手合作推出的線上培訓。老師們藉由參與針對性騷擾與性傷害防治的「我會保護我自己」兒少保護課程,更有信心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此次培訓不只是一堂教育課,更是一份對兒童尊嚴與權益的守護承諾。
澳門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慈悲與服務
澳門利瑪竇社會服務中心由耶穌會陸毅神父於二戰後創立,初期致力援助難民和移民,多年來服務擴展至中國大陸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及麻風病患。在這段歷程中,一群修女的加入為中心帶來轉機,也為深陷痛苦的人們帶來光明、溫暖和意義。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的長期支持,也讓這項使命得以持續。目前帶領中心的傅南渡神父深信,「希望」讓愛、服務與和平變成可能。本文分享英國耶穌會使命單位專員安加麗塔的訪視心得,以及傅南渡神父深刻的反思。
清理靈魂垃圾 守護受造界:青年培訓營隊
耶穌會越南會省於2025年3月1至2日,為60多名天主教學生舉辦一個結合信仰生活與生態的培訓營隊。青年們從主題演講、小組討論、辯論比賽、音樂之夜、日出徒步默想、淨灘活動,以及「靈魂垃圾」反思等多元活動,建立與彼此以及與大自然深刻的關係,以在往後更有意識地過生活。
新事中心陪同國際社工聯盟走入部落 看見社工的愛與連結
耶穌會新事社會服務中心與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合作,帶領國際社會工作聯盟秘書長羅瑞‧楚爾博士與亞太地區財務長維克多‧維拉格博士,了解新事的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服務並深入新竹清泉部落。當地的清泉天主堂也見證了原住民和耶穌會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成長的歷史。楚爾博士表示,社工的價值不僅在方法,更在「愛」的展現——唯有懷抱愛去行動,才能與服務對象建立深刻的連結。
黑暗中的光明:為緬甸全球守夜祈禱
由於緬甸人民的苦難連綿不斷,戰爭毀滅性的破壞、自然災害,以及流離失所,耶穌會澳洲使命單位與泰澤團體,邀請所有信友加入我們,一起齊心於線上守夜祈禱——黑暗中的光明:為緬甸全球守夜祈禱
野桑樹上的青年工作者 :Magis 青年中心 林薇
大家喚「小薇」的林薇,是在 Magis 青年中心服務已屆滿11年的耶穌會使命夥伴。她是一位勇於拓土開疆的青年工作者,將 Magis 中心的服務帶往台灣南部、創辦天主教青年週、協助促成中華省首次兩岸四地青年合作者培育,並與其他青年工作單位建立起關係及合作……每星期都在台灣南北往返奔波的她說,自己何德何能可以跟一群人一起同行,在各自的地方、用各自所能回應的方式「同心赴使命」。
四旬期挑戰 復活期歡慶
輔大耶穌會使命室的王文芳老師,在今年四旬期時邀請讀經班的學生為自己訂下一個「守齋戒」的行動,年輕學子的刻苦包羅萬象,不買口紅、不輕易發怒、多喝水……持續四十天難免辛苦,但過程中,他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和認識。
成為普世同一使徒肢體,更加照顧共同家園
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 UAPs )於2019年2月獲教宗方濟各確認,緊接著由總會長蘇薩神父頒布,作為耶穌會自那之後十年的優先使徒工作方向。2024年,在UAPs進入第二階段的開始,耶穌會社會正義及生態秘書處(SJES)針對UAPs第四項「合作照顧我們的共同家園」進行調查,結果同時呈現了進展與挑戰。蘇薩神父於2025年4月致全體耶穌會的一封信件中報告了調查結果,並邀請我們加強對照顧受造界的投入,支持貧窮的人們,並建立一個更公正和永續的未來。
途經「美麗境地」:在地創生經驗談
耶穌會使命夥伴瑪莉·皮涅達是哥倫比亞納里尼奧大學的農學家,她參與耶穌會哥倫比亞會省,在文化及天然資源豐沛的納里尼奧省,推動有關經濟轉型、生態農業、性別平等與自治,還有文化與地區影響力的「美麗境地」(Suyusama)計畫。她看到原本遭到暴力威脅,經濟及安全蒙受影響的家鄉,因為這個計畫所帶來的轉變。她更貼近農村的現實,也體悟必須謙卑地陪伴那些為我們日日守護共同家園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