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天主的人,可以說是為原住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他的精神永遠不死。 他走完了他在世上的聖潔旅程,他將繼續活在成千上萬人的心中。” 〜印度居民留言〜 司坦神父,Fr. Stan Swamy(1937/4/26 – 2021/07/05),印度籍羅馬天主教神父,耶穌會會士;數十年來推動原住民權利的人權捍衛者,他也是無聲者的發聲者。司坦神父,也是被印度指控犯有恐怖主義罪行的最年長者(83歲)。
Fr. Stan Swamy|原住民人權捍衛者&無聲者的發聲者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VIII
第八章:「他有時會停下來思考」,1521 再次接受殘忍的手術 一五二一年下半年,依納爵最關心的,是如何矯正接駁得不好的膝蓋骨,「因為這根骨頭非常突出,很難看,他不能容忍。他既已下定決心再戰江湖,便問外科醫生可否鋸掉突出的骨頭」。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VII
第七章:在羅耀拉堡療養,1521–22年 回家之旅 勝利的法軍進駐潘普洛納城堡壘時,「發現躺在地上的依納爵,遂把他帶到城裏,因為城裏有許多人認識他,而他的敵人也悉心照顧他,請醫生給他看病,並讓他好好休息,直到看起來可以送他回家為止。這樣他可在漫長的療養期,得到更好的照顧」。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VI
第六章:在潘普洛納受傷,1521年 為那瓦勒而戰 由於那瓦勒王國被視為是控制西班牙的要塞,法國和西班牙都想佔據它。依納爵的主人安多尼奧是西班牙設在那瓦勒的總督,他看到法國軍隊很可能入侵,便加速在那瓦勒境內的潘普洛納城建一座新堡壘。在一五一六年,建造堡壘期間,絕大部分方濟各‧沙勿略曾居住過的城堡被夷為一所普通住宅,算是他家庭支持那瓦勒獨立的懲罰,而由這座城堡拆下的結實橫樑,成了建築新堡壘的材料。一五一八年初,堡壘由防衛軍駐守,並充當軍械庫。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V
第五章:依納爵在那瓦勒,1517-21年 沒有蔭庇的日子 一五一六年,西班牙新國王查理斯一世,把財務大臣委拉斯凱茲擁有的所有收入和權力,當作禮物送給了已故國王斐迪南的遺孀杰曼皇后。委拉斯凱茲家族遂毀於一旦,公職被奪,被逐出宅第。這不僅是委拉斯凱茲家族的一場災難,對依納爵亦然。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IV
第四章:宮廷生活,1506 – 17年 英勇的騎士 依納爵的父親請求西班牙財務大臣委拉斯凱茲「讓他把一個兒子託養在他的家中,蒙他提攜庇蔭」,並希望他日,他能把兒子引薦給宮廷。依納爵在《自傳》中提到「當時他在天主教君主的宮廷裏服務」;他不是真正的侍從,儘管委拉斯凱茲的兒子們是侍從,女兒們是侍女。依納爵住在阿來瓦羅城期間,有好幾次國王斐迪南曾在那裏逗留了數天,甚至數星期。依納爵彷彿像個年少侍從,經驗到在西班牙國王面前的敬畏與驚懼。他被正式介紹給國王的情形大概會是這樣的: 「陛下,這是伯德隆‧依納爵最小的兒子。」 「是嗎,你父親伯德隆怎樣了?」 「陛下,他在一五零七年十月去世了。」 「他是個忠心的封臣,英勇的騎士,在布林高斯和福埃特拉比亞,奮不顧身。瑪大肋納怎樣了?」 「陛下,她嫁給了我哥哥馬爾定,現住在羅耀拉堡。」 「忠心的封臣」和「英勇的騎士」,這些富魔力的字眼出自國王之口,用來形容他的父親,令依納爵神魂顛倒。被一位偉大的國王稱爲封臣比在偏僻的家鄉作一個小小領主和族長更有意思。 夢想 依納爵的視野迅即比在羅耀拉堡時擴闊了很多,每一條消息對他都是個誘惑性的挑戰:國與國之間的聯盟與戰爭;古巴及科羅拉多,分別在一五一零年及一五一一年被攻佔;一五一三年發現太平洋。人們大談阿爾卡拉的新大學,但做學問對依納爵沒有半點吸引力。在這位決意要給世界留下印記的巴斯克人腦海裏,有三個選擇:「教會、航海事業或宮廷」。 優雅的宮廷音樂使依納爵著迷,於是他想習樂器。他也對別的大男孩偷偷給他的騎士小說十分感興趣,戰鬥、比武、膾炙人口的英勇或冒險行為與事蹟、光榮的壯舉:都會令他想像出自己就是英姿颯爽,將其他所有驍騎都比下去的主角。至於在每個騎士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淑女,即那位令他「朝思暮想的情人」又如何呢?她起碼要「非常漂亮、大方得體與賢嫻淑德」。如此難求的女子,依納爵何時、又可怎樣尋得?她是否就是那位被譽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受造物」,那位在日後要成為葡萄牙國王若望三世的妻子、奧地利公主卡塔利納呢? 浪子 依納爵漸漸地把羅耀拉淡忘了,在身心兩方面都慢慢將家鄉疏遠。像任何一名浪子一樣,他去了一個「遙遠的國家」,陶醉於眼下的生活,像棄置一件破衣裳那樣,把過去拋諸腦後。然而,他從阿來瓦羅城至少回過羅耀拉堡一次,但這給他留下不快的回憶。如今,他是個圈外人,一個慣於在阿來瓦羅城與高紳權貴來往的、自負傲慢的小夥子。一五一五年,在羅耀拉,在四旬齋期前那天的節日,他和他的神父哥哥伯多祿,夜間做了些不正當行為,法院檔案裏說是「有預謀的重大罪行」。 依納爵被控告所做的壞事,是「晚上,蓄意由談話引發早有預謀的伏襲和背叛」。我們找不到關於這些罪行的確切細節,但這罪行引起了省法官的干預。這事一被發現,依納爵就立刻逃到潘普洛納,託辭是神職人員,尋求主教保護。他一到步,便被逮住,關在主教管轄的監獄裏。教會的確來幫助他,但法官仍指控他是平信徒,而不是神職人員,因爲他的名字從未記錄在潘普洛納的登記冊上,而且他從沒穿過神職人員的道袍。 年少氣盛 法官不但要揭穿依納爵的平信徒身分,就連他的浮誇都不放過。他搜集的資料,讓我們看到這位年輕的羅耀拉侍臣給當時的人留下的印象。法官指出,衆所周知,依納爵不但沒有穿著道袍,而且他幾個月來,甚至幾年來都扛著武器,披著敞開的斗篷,留著一頭垂到肩膀的長髮,沒照神父應有的樣子把它剪掉。 他給我們描述,依納爵的衣服是由各種花色的花格子布料做成的,頭上頂著紅帽子 他家族的特徵 腰間皮帶插著劍,穿著金屬護胸甲並配帶騎士裝備,一手抓著弩。地方法官大潑筆墨,補充說,這年輕人在衣著,甚至更明顯地在他的道德行為方面,只著意於世俗的追求,使人對神職人員產生錯覺。年輕的羅耀拉有否將真正的身分道明,無法證實;但是,很明顯,爲了逃脫責任,他曾求助於教會。這是後來榮登「教會傑出行列」的依納爵,不光彩的開始。 「直到你的腿被打斷」 法官最終敗訴了,依納爵匆忙地以最快速度回到阿來瓦羅城,吹噓他的冒險和逃亡史。這是對他這個充滿自信的年輕人首個警報訊號。在阿來瓦羅城,有更多的預兆,特別是他的姑媽、一個善良年老的修女,對他說: 「依納爵,直到有人打斷你的腿,你才會真正明白和變得有智慧」。 她無法知道她講的話竟成了預言。這事發生在一五一五年,當時依納爵二十四歲。一五一六年一月,國王斐迪南駕崩,查理斯一世繼位,突然間,依納爵的生命起了悲慘的戲劇性轉變。 反省:什麼尷尬經歷幫助塑造年輕的你? (待續) 《踽踽獨行:依納爵.羅耀拉》Alone and on Foot (Ignatius of Loyola) 訂購資訊 https://is.gd/kPsAzH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III
第三章:長大成人,1498 – 1506年 信仰 或許依納爵小時候也有機會去翻閱使他肅然起敬的家族檔案,這裏面包括教宗本篤十三世,在一四一五年親筆簽名的文件,說羅耀拉是阿茲柏提亞當地教會的恩人。另一個檔案記載的,是西班牙天主教皇室,稱讚他父親所作的「許多出色和忠誠的服務」;他爲了保護國王而「不顧自身安危」。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II
第二章:家庭背景 羅耀拉堡的位置 羅耀拉之宅第依偎在一彎遼闊的山谷,一條小溪緩緩地在谷底流過;羅耀拉一字,意謂「沼澤」。這山谷像這地區許多其他的山谷一樣,隱沒在群山之中。春夏兩季的景色,是一片鮮明翠綠;秋天,綠油油的景緻,成了暖暖的一脈金黃;冬季來臨時,又是另一番紫羅蘭色夾雜著銹色的柔和色調。
Alone and on Foot 踽踽獨行 依納爵‧羅耀拉 I
本系列共七十章,譯自高伯仁神父的《Alone and on Foot : Ignatius the Pilgrim》 中譯介紹 為不懂西班牙文,無法閱讀特耶克‧伊第哥拉斯(Tellechea Idigoras)教授所編纂的聖依納爵生平巨著,或面對耶穌會士卜米高神父(Michael Buckley,SJ)厚厚的一冊英譯,仍心悸卻步者,都要感謝耶穌會士高伯仁神父(Brian Grogan,SJ)將卜神父的英譯本,摘錄成我們著手作中譯的節本。
爵思日常┃1月1日
聖依納爵在《耶穌會會憲》中重複「一切愈顯主榮」及類似的話共376次。 All for the greater glory of God! St. Ignatius repeats these words and their like 376 times in his Constitutions. Adapted from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Art by Colegio Mateus Ricci 利瑪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