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恩是美國耶穌會聖路易斯大學高中的十二年級生,2024年1月來到台灣參與服務老人的計畫。他說:「身為一個天主教徒、一個耶穌會學校的學生,還有一個人,我希望成為一個『為別人而生活的人』,幫助那些可能被社會遺忘的人,讓他們知道至少還有我沒忘掉他們。」
天主教信仰,讓我的生命不一樣
泰國王室詩琳通公主,蒞臨桑坦學院沙勿略清萊校區開幕典禮
泰國的耶穌會士又離實現建立一所大學的願景更接近一步了。沙勿略學習社區 (Xavier Learning Community) 在2024年2月27日這天慶祝一個重大成就,就是他們與桑坦學院 (Saengtham College) 合作的沙勿略清萊校區正式開幕。泰國王室詩琳通公主殿下 (Her Royal Highness Princess Maha Chakri Sirindhorn),親自蒞臨現場主持開幕典禮。
耶穌會在法國馬賽創立新的學校
預計2025學年開始招生的法國馬賽羅耀拉學院 (Loyola-Marseille college),於2024年2月20日舉行奠基儀式,未來將逐步迎接500位學生。它是耶穌會在法國的第16個教育機構,地點坐落於馬賽北邊一個迅速發展的區域。未來學費將比照法國其他的耶穌會學院,按學生的家庭收入計算,不讓學費成了註冊的阻礙。
跟著蘇薩神父,拜訪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
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拜訪澳洲與東帝汶的亞太行,已於2024年2月4日結束。我們來回顧他最後三日 (2月2至4日) 於東帝汶,密集拜訪耶穌會會士在拉亞科 (Railaco) 傳教區的使命,包括團體、堂區、學校,以及外展社會服務計畫。
珍視歷史、擁抱未來:因斯布魯克的耶穌會會士善用陽光
教宗方濟各於2023年10月4日亞西西的聖方濟慶日,發布新的宗座勸諭《請讚頌天主》,它也是2015年《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延續。在許多方面,耶穌會士響應了教宗方濟各關心環境的呼籲,而奧地利的耶穌會會士正好有個絕佳示範。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七集:羅耀拉文化行動廣播電台
耶穌會會士在南美洲的玻利維亞成立一個廣播電台,為當地飽受識字率低、資源缺乏之苦的原住民,帶來巨大的變革。這座電台不只改善他們的生活和教育,也讓原住民能積極參與民主,為自己部族的處境發聲。
前方光明,到南蘇丹倫貝克蓋一所學校
耶穌會愛爾蘭國際組織 (IJI) ,在戰亂頻仍的南蘇丹深耕使徒工作。他們在湖泊州的首府倫貝克市城郊,到一個不看重孩子教育的社區,建築上半天是小學、下半天是婦女學習農業的教學館。這所學校改變孩子和媽媽的命運,為他們帶來光明的未來。
《邊疆的耶穌會士》第六集:沙勿略學習社區
在《邊疆的耶穌會士》(Jesuits at the Frontiers)系列影片的第六集裡,我們為您講述泰國的耶穌會會士,如何走入泰北山區的少數族群之中,提供原本受剝削的年輕人高等教育,打開他們通往更美好未來的大門。
河流、山、人:第十二屆服務學習計劃反省
上個月,我們曾刊出今年八月在泰國北部清萊,由耶穌會沙勿略學習社區主辦的「服務學習計劃」。在為時三週的活動期間,學生們接觸東南亞的地緣政治、沉浸於自然與鄉村生活之中,還親自學到包括移民和難民在內,邊緣族群的故事。現在,我們來聽聽,三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深刻而真摯地分享。
用教育為東帝汶打造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2002年才獨立建國的東帝汶,是亞洲最新建立、也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天主教會和耶穌會選擇用教育,為這個動盪不已的國家培育人才、孕育希望。一起來看看,耶穌會於東帝汶首都帝利創建的一所中學,如何教導學生成為主內的光。
澳門利瑪竇中學 紀念耶穌會成立暨利瑪竇日精彩活動
在1540年9月27日,耶穌會獲得教宗保祿三世認可、成為天主教的一個正式修會。澳門的利瑪竇中學選擇在483年後的同一天紀念這個天主所選定的日子,同時也紀念將天主教信仰紮根於中國的可敬者利瑪竇神父。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分別透過話劇、遊戲,和演講,來慶祝這特別的一天。
為在尼加拉瓜的耶穌會會士聲援與祈禱
尼加拉瓜自2018年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以來,一再壓迫教會與民間社會團體,這當中包括2018年當時開放中美洲大學 (UCA) 校園供學生避難的天主教耶穌會。一連串的侵犯到了今年2023年8月沒收UCA時,又達新高點。一起來關心UCA 全體師生和尼加拉瓜耶穌會會士當前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