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資發室和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再度攜手合作,於夏日週末午後透過視覺、嗅覺、味覺等五官覺察,引導恩人朋友學習以全人全心「品嚐」食物,也「品嚐」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重新體會與主的深刻連結。

由耶穌會中華省資發室為恩人朋友主辦的「生活爵招──依納爵靈修講座」,截至2025年的年中,一共辦了五場。本次資發室再次與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合作,於2025年6月7日週六午後,透過下午茶吃點心的靈修體驗方式,「與耶穌品嚐酸甜苦辣」。當天活動由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輔導團隊的顧愛蘭老師帶領,幾位輔導協助,於台北耕莘文教院三樓的MAGIS青年中心多功能教室舉行。雖然當天下午大雨滂沱,來自各地、不同年齡與背景的參與者卻風雨無阻地前來,大家在簡單卻深刻的祈禱與分享中,展開一場結合味覺與靈性的特別旅程。

 備註 前言 原文: 中文:耶穌會資發室和台北依納爵靈修
一邊品嚐點心,一邊祈禱

 

小事中見天主,日常中活出信仰

課程以陸亞綸老師帶領的自我介紹暖場,她邀請參與者透過食物比喻當下的心情與生命狀態:有人形容自己像奶茶,外甜內苦;有人說自己如含著橄欖,清澈甘甜;也有人覺得自己像一鍋火鍋,從清湯慢慢加料,變得豐盛與溫暖。資發室主任謝詩祥神父則分享,自己心中浮現的是家鄉馬來西亞的叻沙,這道食物味道濃郁,層次多樣,在當天下著大雨的午後吃上一碗,必定令人身心舒暢。

顧愛蘭老師進一步引導大家進入「慢食祈禱」的練習。她指出:「慢慢吃,不只是為了健康,更是與天主同在的操練。」透過視覺、嗅覺、味覺等五官覺察,參與者學習以全人全心「品嚐」食物,也「品嚐」生命中的酸甜苦辣,重新體會與主的深刻連結。

顧愛蘭老師引導眾人進入慢食祈禱練習
顧愛蘭老師引導眾人進入慢食祈禱練習

 

活動中播放了一段以酸、甜、苦、辣等味道為主題的影片,喚起大家的味覺記憶與情感共鳴。有學員分享:「光是畫面就勾起許多感官的感動,原來味蕾的感受是如此強烈!辣椒的影像讓我印象深刻,它雖是配角,卻能點亮整道菜,就像我們基督徒的召叫——雖為少數,卻能做鹽做光,在日常中默默發揮影響力。」中華聖母會李佳白修女則笑說:「尤其那位小女孩吃冰淇淋的表情,差點沒把紙盒吃進去,最吸引我!」

在接下來的靜默品嚐環節中,參與者需選擇自己「喜歡」、「不喜歡」、「甜」與「酸」的食物,並覺察其所喚起的感受與記憶。有些人驚訝地發現自己對味覺的認知與實際感受有落差,也有人驚覺自己總是「吃得太快」,忽略了食物所傳遞的天主恩典。

小組分享時間
小組分享時間

 

見證主的臨在 —— 真實生命的回響

進入小組靈修交談後,眾人開始將味覺經驗延伸至對信仰與生活的反思。古亭耶穌聖心堂教友陳嘉明分享,在吃西瓜的瞬間想起童年夏日的回憶,也省思天主如何透過各種人事物,使生命更加有層次與色彩。這次活動也讓他反問自己:「在生命中,我是通勤者,還是朝聖者?」來自華山天主堂的教友陳則君表示:「原來依納爵靈修也可以融入日常的三餐,表現在愜意的下午茶中,甚至沈浸於每一次品嚐美食的當下。」

此外,有學員分享說:「我原本以為自己偏好鹹食,結果卻選了許多甜點;還以為自己吃得少,卻發現份量驚人。」這些發現不僅讓人重新認識自己,也讓人深刻體會到,原來祈禱可以這麼貼近生活、貼近味蕾。

大組分享時間
大組分享時間

 

靈修,不只是教堂裡的事

活動尾聲,謝詩祥神父與團隊邀請大家將這份靈修經驗帶回日常生活中,持續地操練。食物,不只是身體的補給,更是與天主同行、與他人連結的見證。正如學員熊佑恩女士所言:「看似簡單日常的飲食,卻能激發出每個人心中的天主聖三。很感動,也很感謝有機會參加這次活動!」

《生活爵招──與耶穌品嚐酸甜苦辣》讓當天參與的弟兄姊妹重新發現,信仰不只是教義與儀式,它可以是一次味蕾的感動、一段童年的回憶,或一餐靜靜咀嚼的祈禱。靈修可以從最平凡的三餐開始,也能在最簡單的一餐中,感受到天主深深的愛。

耶穌會資發室與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未來仍將持續攜手合作,舉辦更多貼近生活、貼近心靈的靈修活動。誠摯邀請爵家夥伴們隨時關注我們的動態,一起透過日常生活的靈修,在酸甜苦辣中品嚐天主的美善。

文/圖 耶穌會資發室

*更多「生活爵招」報導

「生活爵招-手作蠟燭點燃內在希望」
「生活爵招-與情緒做朋友」(高雄場)
「生活爵招-與麵包同眠」

「生活爵招-與耶穌品嚐酸甜苦辣」靈修講座 從五感中與基督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