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資發室與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及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攜手在2025年3月20日為南部恩人舉辦一場「與情緒做朋友」的講座。這場活動不僅讓參與的恩人認識且覺察自己的情緒,也讓主辦單位感受到南台灣信友對靈修課程的渴求,彼此期許日後能夠在南部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

耶穌會資源開發室、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以及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於2025年3月20日,為南部恩人在高雄教區教友中心聯合舉辦一場別具意義的靈修講座——「生活爵招—跟情緒做朋友」。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信友參與,特別是許多社青及學生,顯示出對靈修課程的渴望與需求。當天活動僅限40席,但開放報名當天立即額滿,可見依納爵靈修在南台灣的吸引力。

也特別感謝這次大力協助場地安排的生活團團員蔡惠英與張芸華女士,以及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跟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的多位輔導,包括主講人黃燕珍老師、王純瓊老師,帶領意識省察的黃佳音老師,以及帶領小組分享的程河靜老師、王嘉慧老師、盧琳琳老師、張心予老師、張淑芬主任等人。

黃燕珍老師
黃燕珍老師

 

這次講座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小時,卻讓參與者深刻體驗到依納爵靈修的核心——透過省察與祈禱,在日常生活中與天主同行,並學習與自己的情緒和解。許多學員表示,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讓南部信友也能持續在靈修的道路上成長。

 

情緒與信仰的交會

活動開場首先由資發室主任謝詩祥神父帶領祈禱,幫助參與者進入內心世界,準備自己的心緒,好能在活動中向天主開放。接著,王純瓊老師透過參與者選擇「耶穌善牧圖卡」的方式,進行「相見歡」破冰。學員們除了彼此介紹、分享圖卡吸引自己的原因,也將卡片背面的經句讀出來作為送給對方的祝福。

隨後,講師黃燕珍老師透過「四大基本情緒——喜、怒、哀、懼」的詞彙探索,讓學員認識並描述自己的內在狀態。許多人驚訝地發現,自己對某些情緒詞彙的認識極為有限,甚至無法準確表達當下的情感。這個環節提醒我們,情緒的覺察與命名是理解自我、與天主建立深層關係的重要起點。

情緒小卡

在與情緒對話的祈禱環節中,參與者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內最觸動自己的一件事,並以非慣用手繪畫情緒圖像。當大家分享這些畫作時,發現無論是快樂、迷惘、珍惜或無助,這些情緒都是值得被傾聽與接納的。在分享與省察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在天主的愛內,細細品味自己的內心經驗。

 

靈修交談與意識省察

接下來的小組靈修交談環節,讓大家有機會進一步交流彼此的情緒故事。活動尾聲,黃佳音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意識省察,讓每位學員靜下心來,回顧這場講座帶來的收穫,並將內心的感受奉獻給天主。有人感受到被理解的喜悅,有人對自己的情緒有了新的認識,也有人發現與天主的關係因此更加緊密。

小組分享時間
小組分享時間

 

靈修活動的影響與未來展望

這場活動不僅幫助學員更了解情緒與信仰的連結,也為南部靈修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透過依納爵靈修的課程與操練,讓天主的光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黃佳音老師帶領意識省察
黃佳音老師帶領意識省察

 

以下是五位參與活動的恩人心得分享:

陳翰德先生
3月20當天,有幸參與由耶穌會資發室所舉辦的「生活爵招—跟情緒做朋友」靈修講座。與主耶穌一起回顧、分享我們的經驗。我覺得用非慣用手來畫下近期一個深刻的經驗,這個環節很巧妙。圖紙上模糊的圖像就好像心中難以言喻又十分深刻的那份情緒,歪斜笨拙卻又能看出一點輪廓。整個活動下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一開始抽小卡後分享的環節,我剛好和謝詩祥神父還有平治一組,神父抽到的聖言是:「為了這個緣故,我提醒你把天主藉我的覆手所賦予你的恩賜,再熾燃起來。」(弟茂德後書 1:6)我想,這就是耶穌會士今天,以及每一天為大家做的事,好感謝,也回味無窮。

張心予女士
在活動中,燕珍老師帶我們先腦力激盪自己知道多少關於「喜怒哀懼」的詞彙,腦中跳出來的詞彙,竟然出乎意料得少。隨後在拿到的情緒小卡上,瀏覽著一個一個字眼,除了驚奇關於詞彙的量為數還真不少,更一一在生命經驗中快速憶起與那些詞彙相對應的經驗,有種想繼續探討下去的渴望。在接下來的與情緒對話的祈禱時間中,回看了最觸動自己的一個事件,小組分享時,我們這一組的夥伴在畫中,都不約而同地呈現出大自然給自己的力量。我們發現,大自然就有如接納我們、承載我們一切的耶穌之愛,一直伴著我們,走過生活中的起起伏伏。起伏是生命之必然,而情緒是覺察自身情況的第一步。經過這個晚上扎實而精緻的洗禮,我們帶著好多「情緒新朋友」,在生活中繼續前行!

靈修講座參加者

 

張芸華女士
基督生活團南部場地迎來貴客—南部依納爵工作室以及耶穌會資發室為了南部恩人,一起合辦的生活爵招講座,活動當日來了許多第一次走進高雄教區中心八樓場地的夥伴,特別是許多社青、學生,這代表南部渴慕依納爵靈修的人非常多。就連高雄教區中心一樓的保祿書店修女都笑說:「今天生意比較好。」看來靈修活動也是可以帶動周邊的消費!在反思的過程中,浮現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對話(若4:7-29),我們是如此的渴望,即使這渴望隱而不顯,但藉由與主相遇的經驗,發掘情緒背後,內心中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配合不斷的操練與祈禱,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安頓己身,與情緒做朋友。

高雄靈修講座

蔡惠英女士
當我得知「生活爵招—跟情緒做朋友」靈修講座預計在高雄教區教友中心舉辦,內心就充滿著期待。充滿期待的另一個原因是,這類的講座過去多數都在台北,這次主辦單位竟能移駕到高雄讓我們就近參加。謝詩祥神父開場時說,他感受到高雄的陽光與熱情歡迎著他及團隊,並期盼今後有更多機會再來!黃燕珍老師讓大家就「喜、怒、哀、懼」自由地說出心中覺得代表這四種情緒的一些字詞(我自己經常忽略了「懼」),用靈修交談方式做分享。非常感謝同組夥伴們的信賴及真誠開放,領受到天主給我們的不同恩寵,時時感謝並珍惜當下。最後結束前由黃佳音老師帶領大家進行意識省察,並將整個晚上所有一切奉獻給天主,感謝天主!參加完覺得收穫滿滿,非常喜樂平安。這的確是一個愉快舒暢的夜晚!

陳玲妙女士
當天下午到了會場,看到幾位我們生活團的團員,覺得好高興。我旁邊是位年輕人,感覺這裡的氣氛很友善。年齡彷彿不是距離。不熟悉的三個人圍在一起,分享心裡深處,和耶穌、和朋友、和師長、和寵物的情誼,我們很快彷彿心就有相通之處。燕珍老師先幫助大家認識喜、怒、哀、懼的情緒。接著,請大家覺察自己的情緒。把默觀當中的情緒,用左手在紙上畫出來,我想起早上練太極拳的一段專注的時光。其他的夥伴,也分享觸動他們的時光。在這些分享裡,感受到和自己更深的連結,和夥伴的共鳴,和天主的同在。在天主的愛裡,我們合而為一。耶穌會沒有忘記高雄的生活團,仍然扶持著我們!

謝詩祥神父於活動尾聲為與會者降福並致上感謝
謝詩祥神父於活動尾聲為與會者降福並致上感謝

 

文:耶穌會資源開發室
圖:張芸華女士、謝詩祥神父

*更多「生活爵招」報導:

生活爵招-與耶穌品嚐酸甜苦辣

生活爵招-手作蠟燭點燃內在希望

生活爵招-與麵包同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