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疆的耶穌會士》系列影片第九集裡,我們將前往「宇宙」這個「存在」與「意義」碰撞的邊疆,看看梵蒂岡天文台,了解在此工作的會士天文學家,怎麼將科學探問與依納爵靈修融為一體,耶穌會的科學方法又是什麼。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存在與意義的疑問碰撞之處,有著信仰與科學獨一無二的交會。而耶穌會的天文學家,於此體現了它們二者的結合。
在梵蒂岡天文台 (Vatican observatory),好幾個耶穌會會士每日仔細觀察宇宙的深處。他們科學家與修道人的雙重身分,決定了他們的人生旅程。幾個世紀以來,耶穌會會士在天文學領域始終佔有一席之地。
有一些火山和小行星,甚至以幾位耶穌會會士的名字來命名,以表彰他們的貢獻。
然而,用什麼來定義耶穌會會士的科學方法呢?它並非是規定的一套方法論,而是由一種內在的取向 (disposition) 及一種對超越 (the transcendent) 根深柢固開放的態度,交織而成的每日探索。對耶穌會會士而言,經由將科學探問和依納爵靈修融為一體,所謂「了解」,已超越了只是收集事實。
它與生活、成為伙伴,及感受有關,透過共享經驗來豐富彼此的理解。即使許多人認為,科學對信仰有礙而非有益,這些耶穌會天文學家卻展現了,科學也能引導我們去深化我們的信德。這個方法的核心,奠基於聖依納爵傳下來的《神操》。經由《神操》,耶穌會會士與耶穌培養出深刻的關係,進而鼓舞了他們對科學知識的追求。對會士天文學家而言,當科學家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是根植於對天主、對人類與自然界的敬意與愛的一種途徑。
它與耶穌會靈修入世的本質一致:在萬世萬物中尋找天主。他們的旅程,由理性與啟示之光引導,可作為信仰與科學和諧一致的見證。
邀請您觀賞《邊疆的耶穌會士》(Jesuits at the Frontiers)系列影片第九集,認識梵蒂岡天文台,以及在天文學這個「邊疆」的耶穌會會士。
(文章內容即影片字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