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日前在西班牙羅耀拉召開的事務代表會議已經結束,大會也投票決定「不召開」37屆大會,這不意味著耶穌會沒有面臨一些至關緊要的議題。與會代表們此刻的任務是回到自己的會省分享會議中的經驗,在當地的團體中發起後續的討論,重新點燃可能已經冷卻的使徒火焰…
耶穌會71屆事務代表會議(CP71)已經結束,與會代表們也都回到了各自的會省。他們來到耶穌會創辦人的誕生地,西班牙的羅亞拉,為了分辨以下的問題:「總會長蘇薩神父是否該當徵求教宗的同意,召開耶穌會的第37屆大會?」經過8天的避靜,多達上百個小時的分享與反省,以及長達一星期的討論與分辨,與會代表們在大會最後一節的會議中投票決定「不召開」(“Non Cogenda”),也就是向總會長提出正式的建議:此時此刻耶穌會沒有需要召開下一屆的大會。
雖然與會代表們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投票決定「要召開或不召開」(“Cogenda/Non Cogenda” )大會,但是在事務代表會議中所發生和經歷的,以及後來即將發生的一切,跟「是或否」這簡單的投票結果,其中仍存在著細微的差異。

在耶穌會五個世紀的歷史中,一共只召開了36屆的大會。其中絕大多部份召開的理由是為了選出總會長(31任)來治理耶穌會。事務代表們知道,除了選出新的總會長以外,只有當他們相信耶穌會必須處理一些至關緊要、燃眉之急的議題時,他們才會投出「要召開」的那一票。投出「是或否」不單只是「聚集在一起開會為我們(耶穌會)是否更好」的問題,而是「聖神是否要求我們召開一個大會?」
這次的投票結果並不意味著教會和耶穌會沒有面臨一些至關緊要的議題。事實上,這些議題成為了事務代表會議中主要討論的議程。從對聖召的關注、捍衛弱小者、三願生活、修會的治理,到耶穌會全球的使徒服務等,此次的避靜、反省和大會的會議提供了事務代表們一個討論的平台,讓他們與會士弟兄們一起探討這一系列重大的議題,同時看看耶穌會在那方面做得不錯,以及是否還可以作得更好。
就理論而言,投票「要召開或不召開」雖然是召開事務代表會議的主要原因,但是會議中促成投票結果的「諸多討論」將是 CP71 給我們留下深遠影響的「遺產」(lasting legacy)。事務代表們現在的任務是把他們所學到的帶回他們的會省去,在當地的團體以祈禱的心神發起後續的討論。實際上,他們的使命是把 CP71 所學到的寶貴經驗帶給他們的弟兄,重新點燃可能已經冷卻的使徒火焰。
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 CP71,耶穌會羅馬總院的通訊傳播團隊製作了一個4分鐘的視頻,讓你瞭解幕前幕後的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