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耶路撒冷,1523年9月
去塞浦路斯
從威尼斯啟航去塞浦路斯的前幾天,依納爵發燒。他帶病啟程,且在登船離開的那天,服了一劑瀉藥。醫生說,如果他想死在途中,便出海去罷!頑固的巴斯克人依納爵,還是上了船。
他不停嘔吐,之後好些了。海面平靜,沒半點風,船走得像蝸牛般慢,用了整整一個月才抵達塞浦路斯,在八月十四日靠岸。納悶的航程,引發船上的罪行。朝聖者偶然看到「有人公然幹下流的猥褻行為」,說清楚就是同性戀行為。依納爵嚴斥罪犯。船上其他三個西班牙人懇請依納爵不要反應過激,因為船員正商議把他丟在某個荒島。
不久之後,他們到了塞浦路斯的法瑪古斯塔。依納爵在拉爾納卡港,轉乘另一艘船。他沒帶糧食,唯主是賴。天主賞報了他,讓他看見一個「又圓又大,像是用黃金鑄造的物體」,讓他感到基督臨近,安慰他,鼓勵他。
二十一位在一五二三年八月十九日從塞浦路斯啟航,於八月三十一日在迦法登陸的朝聖者,不禁唱起《讚美主》和《母后瑪利亞》。這地區有敵對的穆斯林,他們在負責照管朝聖者的方濟會會士和保護他們安全的土耳其護衛隊陪同下,騎上小驢,出發往耶路撒冷。
聖城
當依納爵與其他朝聖者,快要到達耶路撒冷時,其中一位西班牙人告訴大家,他們快要到達可讓他們首次看見聖城的小山。他建議大家收斂心神,為此一路保持靜默。
快要到達那能眺望的地點時,他們遇上幾位專程由耶路撒冷來歡迎他們的方濟會會士,其中一人高舉著十字架。朝聖者們不再以驢代步,而是開始步行。
「目睹聖城,使朝聖者體驗到極大的神慰;其他人都有同感,都說嘗到非比尋常的喜樂」。
朝聖者的心變得火熱,並充滿敬畏;在逗留聖城期間,這種敬畏和熱情,從沒離開過他。
他們朝拜了耶路撒冷的所有聖地,然後在土耳其護衛隊的保護下,到了耶里哥,見到約旦河。最後兩天,他們住進耶路撒冷的聖若望客棧。
用想像力去看
依納爵盡情欣賞聖地的景色,一經閱覽,感念不忘。後來,他在《神操》教人「設定地點」,就是教靜修者用想像力,把自己置於奧祕發顯的原地。
用眼睛看過,便運用想像力,讓心神隨從基督的腳步進入被基督聖化了的地方。依納爵對基督的強烈觸覺,使他每到一處基督為救贖我們而到過的地方,都聽到耶穌的聲音在那裏迴盪,沾得殊恩。
這渴望已久的耶路撒冷朝聖之旅,對依納爵來說,超過虔誠地做連串的補贖。雖然基督不再以人形肉軀臨於這些地方,卻成了朝聖者每天,為抓緊基督,而更熱心去體驗的。
禁止逗留
依納爵一心渴望長留聖地,且暗地裏相信,他可藉此幫助一些人。他把為此目的而帶來的西班牙推薦書,給了方濟會會長。但是任何傳教活動都不可能在穆斯林世界裏展開,而且,依納爵想留在聖地的計劃也不實際,因為方濟會左支右絀,還考慮遣送一些自己的會士坐朝聖者的船回國。然而,朝聖者請求可否只是偶爾來會院請他們聽告解。
在一眾朝聖者離開前的那個晚上,方濟會會長粉碎了依納爵的所有希望。經驗老到的會長,斷定依納爵的計劃完全違反理性,也缺乏常識。他指出,以前曾設法過這種生活的朝聖者,要麼被抓入獄,要麼就死掉了。
依納爵辯說他會對自己的命運負責,但會長要依納爵明白,他對來耶路撒冷的人有全權管轄,並有權把任何違背他命令的人開除教籍。朝聖者默然接受這痛苦的決定。
眼下何處是歸宿?
他利用餘下的幾個小時,再次回到橄欖山,去看清楚相信是基督在升天時,留在石頭上的腳印方向。他二話不說,甚至沒帶嚮導,悄悄地溜開,獨自往橄欖山。他行賄守衛,送他們一把剪刀以換取入內。
不一會,他失縱的警報,響遍整個客棧。一個僕人出去找他,在路上遇到了他。這個僕人非常生氣,用一根大棍恐嚇他,並猛力抓住他的手臂,把他帶回旅館,彷彿捉賊一樣。在整件事情中,朝聖者感到基督在幫助他,祂就在附近,近得幾乎可以觸摸得到。
就這樣,朝聖者在聖地經歷了令他難以忘懷的二十天,在九月二十三日晚,離開了耶路撒冷。他滿全了最大的心願,並認為所受的苦頭都是值得的。
此刻,他不得不放棄定居並死在巴勒斯坦的念頭,並接受這是天主的旨意。眼下,他沒有在耶路撒冷找到歸宿。到底歸宿在哪?
反省:用想像力進入福音的場景,對你有幫助嗎?
(待續)
《踽踽獨行:依納爵.羅耀拉》Alone and on Foot (Ignatius of Loyola)
訂購資訊 https://is.gd/kPsA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