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華仁書院的學生心中魏志立神父(Fr. Harold Naylor)是一名環保神父,一生實踐環保精神,他所屬的修會——耶穌會,根據他的遺願,將遺體送往香港大學醫學院作為大體老師。環保精神,至死不渝。

魏志立神父曾經在一封信中,解釋他堅持環保的理由,是因為受了聖人聖方濟的影響,尊重和讚揚天主創造的恩典,因此1972年,他參加完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人類環境會議後,就決定不用私人的交通工具。

換句說話,如果你駕車來接他,除非你願意放棄自己的私家車陪他行路,不然休想他跟你走。

到了1985年,他決定不乘搭飛機,為了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所以就算他出生於敘利亞、成長於愛爾蘭,也鮮長途跋涉回鄉探親。

他不用冷氣,也會要求上課時關掉冷氣;他少用升降機,寧願行樓梯;紙張謹慎使用,還會要求學生不要在課本上書寫,好讓下一年度學生可以繼續使用。

92年,他更成為素食者,不想殺生。因為他認為我們需要視自己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消耗者。他深信:「快樂的真義,並不與花費成正比。」

魏志立神父 Fr. Harold Naylor
魏志立神父 Fr. Harold Naylor

獨特教學法植根學生心中

至於他的學生,會記得他的獨特教學法。精神科醫生李德誠就曾經提過魏神父在中學教他時,上堂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深呼吸——吸氣時雙手張開成Y字,呼氣時雙手垂下。

昔日李德誠覺得這神父很有趣,喜歡搞搞震,長大後才明白可改善焦慮情緒。

網上「波子魚魚博樂槳」作者在悼念魏神父時亦提過,昔日在學校犯錯了,但Fr.Naylor沒有責罵,只是默默的在課室跟他們坐了3個小時,讓他明白到慎言慎行的重要。

魏志立

還有當魏神父最初教《恩榮之道》這本宗教科的新書的時候,他會要求中三學生分組,然後就喜歡的題目去探討,並作出批判;而且要求每一位學生向出版的天主教區教理委員會寫信,表達對《恩榮之道》的意見和感想。

最後更安排學生上委員會的辦公室,解答他們的問題。這種另類的教學法,無論學生及出版社都獲益良多。

正是因為魏神父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華仁書院,所以九華舊生於2012年為Fr.Naylor出版了《讓風箏飛》這本書,並在九華校園闢出一個16×20呎的小花園,以Harold Naylor Garden命名。

文/ 香港經濟日報

 

編按:Fr Naylor魏志立神父捐贈大體給香港大學的遺願已經完成。謹定於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下午2時30分,於香港柴灣哥連臣角火葬場舉行簡單火葬送別儀式。骨灰日後將安放跑馬地天主教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