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华仁书院的学生心中魏志立神父(Fr. Harold Naylor)是一名环保神父,一生实践环保精神,他所属的修会——耶稣会,根据他的遗愿,将遗体送往香港大学医学院作为大体老师。环保精神,至死不渝。
魏志立神父曾经在一封信中,解释他坚持环保的理由,是因为受了圣人圣方济的影响,尊重和赞扬天主创造的恩典,因此1972年,他参加完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后,就决定不用私人的交通工具。
换句说话,如果你驾车来接他,除非你愿意放弃自己的私家车陪他行路,不然休想他跟你走。
到了1985年,他决定不乘搭飞机,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所以就算他出生于叙利亚、成长于爱尔兰,也鲜长途跋涉回乡探亲。
他不用冷气,也会要求上课时关掉冷气;他少用升降机,宁愿行楼梯;纸张谨慎使用,还会要求学生不要在课本上书写,好让下一年度学生可以继续使用。
92年,他更成为素食者,不想杀生。因为他认为我们需要视自己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消耗者。他深信:“快乐的真义,并不与花费成正比。”

独特教学法植根学生心中
至于他的学生,会记得他的独特教学法。精神科医生李德诚就曾经提过魏神父在中学教他时,上堂前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深呼吸——吸气时双手张开成Y字,呼气时双手垂下。
昔日李德诚觉得这神父很有趣,喜欢搞搞震,长大后才明白可改善焦虑情绪。
网上“波子鱼鱼博乐桨”作者在悼念魏神父时亦提过,昔日在学校犯错了,但Fr.Naylor没有责骂,只是默默的在课室跟他们坐了3个小时,让他明白到慎言慎行的重要。
还有当魏神父最初教《恩荣之道》这本宗教科的新书的时候,他会要求中三学生分组,然后就喜欢的题目去探讨,并作出批判;而且要求每一位学生向出版的天主教区教理委员会写信,表达对《恩荣之道》的意见和感想。
最后更安排学生上委员会的办公室,解答他们的问题。这种另类的教学法,无论学生及出版社都获益良多。
正是因为魏神父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华仁书院,所以九华旧生于2012年为Fr.Naylor出版了《让风筝飞》这本书,并在九华校园辟出一个16×20呎的小花园,以Harold Naylor Garden命名。
文/ 香港经济日报
编按:Fr Naylor魏志立神父捐赠大体给香港大学的遗愿已经完成。谨定于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下午2时30分,于香港柴湾哥连臣角火葬场举行简单火葬送别仪式。骨灰日后将安放跑马地天主教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