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四月三十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宣布復活期第二主日為「救主慈悲主日」,自此各地教會紛紛舉行各種儀式,以提醒信眾學習聖女傅天娜(St Faustina)對天主的信賴德表。

而「救主慈悲」敬禮的由來,則與聖女傅天娜於1931年二月廿二日的神視有密切關係。聖女看見耶穌胸前射出兩道光:紅光代表血,即靈魂的生命;白光代表水,能使靈魂成義。耶穌命她照此繪一幅畫像,並寫上:「耶穌,我信賴禰」字句。這個敬禮的精神是信賴耶穌的無限仁慈,教友每天誦念慈悲串經,或做九日敬禮,可藉此堅固人們對耶穌的信、望、愛三德。

聖女傅天娜生平簡介

傅天娜修女於1905年誕生在波蘭中部的格洛戈威 (Glogowiec) 村莊。她出生公教家庭,父親是農夫,家境貧窮;接受了不足三年的基礎教育後不久,便在十多歲時離開家庭,為人幫傭。六歲聽到召喚她去服事天主的聲音,但家人多番反對。她二十歲(1925年)時,加入了華沙仁慈之母女修會 (Sisters of Our Lady of Mercy),十三年來,只負責煮食、園藝和守門的工作。1938年因肺結核在克拉科夫 (Krakow) 的修院逝世,享年三十三歲。

2000年四月三十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她為聖人,成為第一位波蘭籍女聖人。傅天娜修女一生看似平淡無奇、單調乏味,但自少渴望成聖,熱愛祈禱,十分虔誠;加上她工作勤奮,樂於聽命,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因此被耶穌揀選為上主慈悲的使徒。耶穌給她很多聖寵,例如:神視、顯現、預言的恩典,以及能解讀人靈的特恩等。

她的修道生活充滿痛苦,但她願意學習耶穌,忍受痛苦,包括肉體(如疾病)及心靈上的痛苦,替人贖罪。最重要的是她接收了「救主慈悲」的訊息,並奉命將之傳揚開來。於是,她便在耶穌的指導之下寫下「傅天娜靈修日記」,重申天主對人的愛,強調在生活中信賴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