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耶穌出去,看見一個稅吏,名叫肋未,在稅關那裡坐著,便對他說:「跟隨我吧! 」
他便捨棄一切,起來跟隨了衪。
肋未在自己家中為祂擺設了盛筵,有許多稅吏和其他的人,與他們一同坐席。
法利塞人和他們的經師就憤憤不平,對衪的門徒說:「你們為什麼同罪人和稅吏一起吃喝?」
耶穌回答他們說:「不是健康的人需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
我來不是召叫義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

 

需要靈感

  • 在我的世界中肋未在哪裡?毒販、戀童癖者、家暴毆打妻子的人、強姦犯、詐取稅收及社會福利的人,那些在小報刊因仇恨成為標題的人。上主,這些人都是病人,他們需要祢做他們的醫生。我是否能幫祢去接觸他們呢?
  • 在祈禱中我們知道自己在天主前的位置。我們知道我們是貧乏的我們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貧乏,我們需要醫生來治療精神的軟弱和疾病,也需要醫生來治療身體上的疾病。只有當我們知道我們內心深處真的需要祂,耶穌才能進入我們的生活,否則祂就不會來了。祂總是留意我們的性格中需要力量、醫治及寬恕的空間。在祈禱中,讓你的眼睛與祂相遇,並獲得力量、醫治及寬恕的光照
  • 收稅員似乎向來是對個人徵收過路費、使用費的人,而稅吏則是坐在稅關裡代表帝國當局徵收錢款。信仰虔誠的公民鄙視他們。諷刺的是,耶穌提到經師及法利賽人是「義人」,而耶穌是(與天主結合)經由教導及醫治帶來真正公義的「醫生」。自以為是並不侷限於那些生活在基督時代的人!
  • 在耶穌跟前我不需要覺得沒價值;當我知道自己的需要時,我會更加願意接受祂的話。祂是為貧乏者而來,在窮人中找一個家。
  • 法利賽人努力要過好日子,但當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當作判斷別人的標準時就錯了。如果我注意到有人誤入歧途,正如我所看到的,我會如何妄加評斷?我祈求慈悲,並悄悄地為需要的人祈求天主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