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_China-Church-suffering-60朱神父向教宗陳述:「這本書紀錄了大陸教會和諸位殉道先烈們所做的信仰見證。」朱神父同時請求教宗多多鼓勵中國教會與為其祈禱,當然在中國教會的神長與教友們也時時為教宗祈禱。

教宗的確時時都掛念著中國的教會,不斷地為中國教會祈禱,更十分渴望有朝一日能夠前往中國。教宗方濟各鍾愛中國,而且梵蒂岡也希望中國有美好的未來,這是眾所皆知的。而據朱神父所言:「梵中對話有誠意,能享有人權、享有宗教信仰自由,這是中國教友所夢寐以求的。

事實上,教廷從一九五七年起,歷經教宗若望二十三世(1959年)、教宗保祿六世(1965年)、聖若望保祿二世(1979年),直至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於二零零七年六月三十日發表的《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天主教主教、司鐸、度奉獻生活者、教友信函》,都對中國釋出善意;甚至是當今的教宗方濟各也多次強調普世教會與在中國的教會的團結一致。既然從半世紀前,教廷已多次試著與中國政府進行對話,但六十多年來仍舊未果,這是令人所憂心的。」

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瑪22:21)

我想,對於這一批曾因保持信仰而被定罪,送去勞改的主教、神父、修女和教友們來說,他們所遭受過的一切是血淋淋,也是切切實實的信仰見證。

旅程中所遇到的一位教友問顧蒙席和朱神父說:「你們願意原諒嗎?」兩位神父則是立即清楚地表達他們早已選擇原諒了。為他們來說,中國教友熱愛自己的國家,常遵照教會訓導,敬主愛人並做好教友,更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他們既愛國又不會去挑戰政權,這是無可指責並給世界做見證了。

但當教會遭受迫害時,數以千計中國大陸教會各地區、各教區的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及其男女青年和外籍人士們被驅逐或以反革命之名判罪,入牢,這是中國的教難史。他們只是希望曾遭受的一切沒有白費,能夠引領更多的聖召,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及了解不少仍在受苦卻鮮為人知的現況。

九月廿一日是聖瑪竇宗徒瞻禮日,我們正好人在羅馬,有幸親至聖王路易堂一窺藝術家卡拉瓦喬所繪的〈聖史瑪竇的皈依〉圖。顧蒙席與朱神父的聖名正巧都是瑪竇,在慶祝他們主保慶日的同時,他們也向聖瑪竇獻上中國苦難教會的呼求,請聖瑪竇代為轉禱,祈求天主聆聽他們的心聲,也就是遵循耶穌基督的言行教導:承認國家的職權及其權利,依照凱撒的命令納稅,但也要明白地教導眾人保持天主的至高權利:凱撒的,就應歸還凱撒;天主的,就應歸還天主。

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當日,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李世明邀請兩位「瑪竇」神父同進午餐,沒想到他也是位「瑪竇」!假使有那麼多位瑪竇同時在聖瑪竇瞻禮日齊聚一堂,我想為這趟朝聖之旅來說,這必定意味著是個特殊的記號。

朱神父期盼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教友與讀者能夠為大陸苦難教會祈禱,祈禱的力量之大,大到我們無法想像,尤其是當我們都全心全意為此意向祈求時,天主必定會應允受苦受難的大陸教會的呼求。

而我自己,以一個年輕教友的身份,不停反覆思索,在此引用台灣《天主教周報》457期第4版李家同教授的疾聲呼籲之語:我們的教會應多宣傳令人感動也值得報道的事,可是我們卻看不太到這些報道。而我認為,故事不是沒有,問題在於這些嘔心瀝血所寫出來的,為信仰付出一生自由及犧牲的見證,有沒有人在乎?有沒有人去看而已。

如果年輕人願意,我們可以從這些歷經數十年勞改營卻仍堅定地保持信仰的生還者,以他們所敘述或所寫的書作為入門讀物,相信這些活見證必能觸動我們,打開我們的眼界和心靈,激昂我們的信德,參與為大陸苦難教會的懇切祈禱,也能為教會為天主付出自己。這是我們這一代,除了祈禱之外所能實際貢獻的。

作者/徐明慧,台灣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教友

本文轉載自天亞社中文網,版權均為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