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會的聖週四晚上,全世界的教會要重演兩千年前基督為門徒洗腳的故事。

在逾越節前,耶穌知道祂離此世歸父的時辰已到,祂既然愛了世上屬於自己的人就愛他們到底。晚餐的時候,祂從席間起來脫下外衣,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間,然後把水倒在盆裡為門徒洗腳,再用束著的手巾擦乾。及至來到西滿伯多祿跟前,伯多祿對祂說:「主!祢給我洗腳嗎?」耶穌回答:「我現在做的,你可能還不明白,但以後你會明白。」伯多祿對祂說:「主!祢永遠不可以為我洗腳!」耶穌回答:「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同一個晚上基督繼續說:「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要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捨棄了生命,再沒有比這更偉大的愛情了。如果你們實行我的命令,你們就是我的朋友。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這就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要彼此相愛。」

晚上七點半,我到修院的教堂參加這場隆重的禮儀。自小就參加過這場禮儀的我,對過程再熟悉不過了。童年時,我的主教或神父們常選我們這些小蘿蔔頭坐在祭台前扮演基督的門徒,他自己扮演為我們洗腳的基督。說實在話,我不怎麼喜歡這些流於形式的禮儀。

當夜,修道院院長是彌撒的主禮,馬神父陪祭。祭台下只有幾位來此避靜的教友,坐在人後,我發覺馬神父精神很好,我很慶幸在今早的溝通、修好後,能來參與這場禮儀。

講完道理後,進行耶穌當年的洗腳禮,修道院院長宣布:「我們今年要有別以往的,不事先安排被洗腳的人,而是在座的你們,也包括我自己,親自揀選在場對你最有意義的人,來為他洗腳。」院長繼續說,「今夜我要實行洗腳禮的人,是曾任我初學和神學老師的馬神父,他對我深具意義。」

院長象徵謙卑地跪在馬神父面前,為他洗腳,又慎重地為他擦乾。馬神父徐徐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輪倒他來揀選一位對他有意義的人進行這場禮儀了。他像是位君王般,環顧台下,我悄悄將眼光避開。我們早有個不成文的默契,在公開場合不要相認,因為這會讓我不舒服。我偷偷地抬頭,他眼睛放出光彩,大手一揮:「尼古拉斯,上來!」

是我嗎?我的神修老師要為我洗腳!這……我突然明白了伯多祿的恐懼。我懷著惶恐走上台,疑懼地看著馬神父,極不情願地坐上椅子。七十多歲的馬神父雙膝顫抖地在我面前跪了下去,我幾乎要失聲尖叫:「不!不!不!主!不,祢不可以為我洗腳!我怎麼當得起?」我想站起來,馬神父卻開始將水倒在我的腳上。我深受震撼的雙手輕輕按在他的肩膀上,不敢置信地凝視著眼前這老人。

「你若不讓我洗,你就與我無分!」基督這句話突然像刀似地插入我堅硬的心裡。當了四十多年的教友,我到這一刻才了解基督的教誨,明白祂藉著如此卑下的行為來教導門徒謙卑的道理與象徵和他們的親密!

馬神父的關節向來不好,我含著眼淚慢慢地將我的神父扶起來。我要趕快逃離這個地方,主!我當不起祢的愛,我要趕快逃離這個地方。

我飽受震撼,進行未完的禮儀,唱完主禱文,領受聖餐前,照例是禮儀中最溫暖的平安禮,主禮神父及教友這時要互祝平安。兩位神父這時都自祭台走下,到教友前,與他們握手。馬神父走到我的面前,我循例地伸出手……他卻完全出乎意料地展開了雙臂,當著眾人的面親吻我的面頰。

「如果你實行我的命令,你們就是我的朋友,不再是我的僕人,這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要彼此相愛。」

經過神園的星期四夜晚,我終不再懷疑馬神父的對我的肯定,他將是我此生最重要的神修導師,在追尋基督的人生路上,我將不感到孤獨,因為有位朋友伴我前行。有一天,當我們終將離世,我堅信我們將在那畢生追尋的國度裡重逢。

本文摘錄自《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Nicholas Fan作者簡介

范毅舜,國際知名攝影家,許多知名攝影廠牌都曾以他的作品為代言,瑞典哈蘇專業相機公司更推崇他是全球最優秀的150位攝影家之一,他也是唯一在德國徠卡總部辦過攝影個展的華人。

過去作品多為攝影集,近年創作逐漸轉向影像與文字書寫並陳,在「寫他拍不出來的,拍他寫不出來的」的理念下,以鏡頭與文字捕捉美善人心。而出生於台南眷村的他,近年更將視角拉回台灣這塊土地,接連出版《海岸山脈的瑞士人》、《公東的教堂》與《台南:家》等著作,期望藉此促動我們重新審視、珍惜台灣寶貴的文化資產與精神價值,找回重新出發的勇氣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