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信仰生活

每週五與你的相遇

來自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的艾麗,在耶穌會克雷頓大學主修心理學,副修西班牙語,及西裔拉丁美洲研究。 艾麗在《耶穌會雅魯培組織》和《在地社區參與團隊》曾服務兩年,每週在奧馬哈各服務站點帶領社區服務、陪伴難民關懷日常所需。 她在克雷頓大學最深刻的經驗,是每週五早上在《Schlegel服務與正義中心》陪伴成年難民學生,並與當地社區民衆建立長期的友誼。 今年即將自克雷頓大學畢業的艾麗,最想念的校園生活就是“教室內外的友誼和機會”,以及“因爲地緣關係而往來過的朋友…”。她強烈建議朋友們:走出舒適圈,勇敢把握當下,珍惜每一次機會。 畢業後的艾麗,選擇加入《耶穌會志工服務團》(Jesuit Volunteer Corps)延續她在大學的寶貴經驗,並學以致用。 恭喜,艾麗即將展開新的人生階段!(譯/徐覺醒)  

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的五個方法

By Andy Otto / 張明華 譯 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是依納爵靈修中很大的一塊。但在生活中無聊的部分找到天主,說的比做的容易。這裡有在一切事物中找到天主的五個方法(除了省察以外)。 1. 微-意識—這不僅是要意識到當下的片刻,而是讓你做的每個小動作成為你當下主要的目的。如果你刻意、有意識地完成諸如按下電腦開關或走上樓梯之類的簡單事情(而不是在例行公事上盡你所能),那麼你將在這些平凡的任務中找到神聖的新意義。 2. 日記—寫下你每天的經歷,以及你的想法和感受也是一種省察,而書寫的動作常常會揭露你起初錯過,天主臨在那看不見的時刻。 3. 以「老派的方式」做某件事—技術和快速的期望往往會讓我們意識不到天主。不妨換個方式,走到別人的桌前而不是打電話;手寫一封信取代發電子郵件;走到商店去而不是開車去;搭火車而不是搭飛機。步調的改變可能會帶給你更有意義的互動或體驗。放慢腳步可以讓你更容易注意到天主的臨在。 4. 聆聽—上次你真的聽某個人說話,而不去想他接下來要說什麼,是什麼時候?你會對所聽到的非常驚訝,如果你真的聽:一個朋友、周圍自然的聲音(開車的時候試著關掉收音機),或你自己的良心。當我們停下夠久來聆聽,天主就說話。 5. 說「天主在這裡」—這個想法來自聯合基督教會牧師Jane E. Vennard。她說: 「練習說『天主在這裡』,當你下次被鄰居吵架騷擾時;看到有人漫不經心從汽車上丟出垃圾時;被一場意外的暴雨淋濕;或咬到一顆又沙又無味的蘋果時。 聖方濟 亞西西從他自己的經驗學到一課深深的教訓,當我們擁抱一切事物,即使並不美麗,天主就來了。」 有時候說『天主在這裡』是最好的方法,意識到天主不只住在你內,也每時每刻,無論平凡或偉大,與你同在。 本文轉載自ignatianspirituality.com,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是時候為邁向未來定出新方向

教宗方濟各已準備就緒,為天主教會提出改革,並重新為其功能制定方向。他最近採取的一個舉動,不單對整個教會,特別是亞洲的地方教會,帶來深遠影響。 最近教宗為教會法作出修訂,把審批禮儀翻譯的權力下放。這在梵二已清楚說明:「為禮儀緣故將拉丁文譯為當地母語,必須獲得有決策權的地區教會當局批准。」 這當局便是主教團。

新季節,新希望

將臨期的歌聲,悠長動情;將臨期的人們,滿懷期盼。 依撒意亞先知祈願上主說:「啊!望祢衝破諸天降下,群山在祢面前震盪。」(依63:19)這個發自內心的呼聲,於新禮儀年開始之際,十分切合我們因著季節的變化而對救主期盼的心情。

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刻 天主始終與我們同行

基督徒團體並非在堡壘之城中生活,而是走在路上,聆聽每個人的故事,然後提供愛的見證。教宗方濟各於2017年5月2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時如此表示。教宗繼續以基督徒的希望為主題的要理講授,透過厄瑪烏門徒與耶穌的相遇,指出天主始終與我們同行,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刻。 耶穌與厄瑪烏門徒的相遇非常短暫,卻「完全註定了教會的命運」。這個相遇對於理解教會使命而言具有深刻的意義。 教宗說: 這告訴我們,基督徒團體並非封閉在堡壘之城,而是行走在它最具活力的環境中,可以說是走在路上。 在那裡,與人相遇,了解人的希望與失望,以及他們的重擔。 教會聆聽每個人發自他們個人良知的故事,然後提供生命的聖言、愛的見證,這愛忠信到底。 如此一來,人們心中將重新燃起希望之火。 厄瑪烏兩位門徒與耶穌相遇時,他們正逃離耶路撒冷。耶穌被釘十字架後,他們感到失望,決定離開這場他們始料未及的失敗。實際上,在逾越節之前,他們還充滿熱情,認為耶穌將彰顯祂的大能,但節日卻成了他們生命中最悲傷的一天。耶穌於是展開了祂的「希望療法」。 教宗說:「在這條路上發生的事就是一次希望的治療。誰來治療?是耶穌。祂首先詢問和聆聽,我們的天主不是一個侵略性的天主。雖然耶穌早已知道這兩位門徒失望的原因,但祂依然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去深刻體會他們所遭遇的苦楚。我們從中聽到了一句告白,人們的一種老生常談:『我們原指望,可是……;我們原指望,可是……。』」 教宗表明,我們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悲傷、失敗和失落的希望,但耶穌與氣餒之人同行,「以具體的方式」重新給予人希望。祂首先引用《聖經》說話,而非展開「閃電般的征服戰」。 教宗解釋道: 真正的希望永遠不是廉價的,它始終經由失敗而得。 不受苦的希望,甚至連希望都算不上。 天主不喜歡人們把祂當作一個以血洗敵人來帶領子民獲得勝利的領袖而愛祂。 我們的天主是一個在寒風呼嘯的日子裡燃燒的微弱火光,祂在這個世界的臨在似乎脆弱不堪,祂選擇了所有人都不屑一顧的位置。 教會也應該如此:正如耶穌掰了餅,祂也「掰開」我們的生命,把它提供給眾人,「因為不存在無需犧牲的愛」。每個人都會遇到黑暗的時刻,在那一刻我們似乎已經走投無路。然而,「耶穌始終陪伴我們左右,重新點燃我們的希望」,對我們說:「向前走,我與你同在!」 教宗最後勉勵道: 天主始終與我們同行, 即使在最痛苦的時刻,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刻,即使在失敗的時刻; 上主就在我們身邊。 這是我們的希望,讓我們懷著這希望向前邁進,因為祂始終陪伴我們左右並與我們同行。  

現今家庭面對的挑戰

對每個人而言,家庭是甚麼?歸屬一個家庭有多重要? 我們所有人都渴望有個安穩的「快樂家庭」。在那裡,家人互信互助互愛、共融團結、彼此關懷,並忠於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為滿足各成員生而為人的基本需要,他們一起生活和工作。

展望回顧與祈禱

  當我們跨入新的一年時,讓我們試著對我們助我們反省過去這段日子──通常我們會對前一天或前幾個小時虔誠地反省,但我相信我們也可以將這原則應用在過去這一年的行事曆上。 第一步:察覺天主的臨在 反省的一個方式是請求聖神協助你以一個神聖透視角度審查這一年──帶著智慧、恩賜及信德,祈求恩寵讓你自己從從你原有的思維模式跳脫出來,好讓你能視察你的生活一如天主所視一般。 當然你會看到你的缺點──但天主視你為祂鍾愛的子女,你也總會抱持著希望與未來,當然你也會看到你的成就──但天主會看到你更深的層面,一個在所有活動工作背後的人,一個以天主肖像所造的人。 第二步:帶著感恩回顧這一年 當你用這神聖的透視角度回顧這一年時,注意這份來自年終的好禮物,特別標示出那些現在已成回憶的部分,並為此感謝天主。 第三步:留意你的情緒 再次回想這一年,留意你的情緒反應,什麼回憶對你而言印象最深?在你回想時,哪一些事過去這一年進行回顧祈禱,它的很簡單,回顧可幫件、對話、關係或活動現在帶給你最多的感動?請求天主幫助你停留在這些情緒中,不論它們是讓你歡喜或困擾。祈求幫助好讓你了解當你這麼做時,為何你有這種情緒?當你思考你的情緒時,你可以從你自己或你的情況學到什麼教訓? 第四步:選出一年中的一件事情,並加以祈禱 當你沉浸在你的回憶及情緒時,選定一個特別事件,也許是單一事件,或可能是在你回顧這一年時,讓你想起的你自己的行為模式,不論浮現在你心頭的是什麼?讓它強化你的祈禱,不要擔心這一年中你可能想到的其他事情,只要專心著重在來到你心中的一件事,並以最大的能量,根據這些思想及情感而祈禱。 第五步:展望新的一年 試想在這未來的一年中,有什麼挑戰及祝福可能等著你,想想重要的關係、以及要做出的主要(或次要的)決定、要學的技能、要建立的習慣、要尋求的癒合、要完成的良好工作,列出一個簡明的清單,在新的一年中,你希望在你生活中突出的重要事項,現在帶到天主跟前,祈求你所需要的恩典。 結束你的祈禱,為這愛、生命及神聖的可能性感謝天主。 原文出處:Examen Prayer for the Year 編譯/謝佐人

朝聖的「投資」與四個交談

作為亞洲的天主教青年,若有機會到外地朝聖,你會去哪裡?你會怎樣去?你有甚麼期盼? 先談朝聖地點。也許你不同意,但很多人的首選是歐洲。我們有千百個理由前往羅馬和梵蒂岡,還有千年歷史的「聖雅各伯古道」是信徒,甚至非信徒的熱門朝聖地。近幾年的世界青年節,帶動了不少亞洲青年信徒前往美洲;也許北美的朝聖旅程也可以很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