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即將於5月23至24日舉辦「依納爵靈修對當代神學及教會改革的影響」 英語國際研討會。會中邀請14位來自南北美洲、歐洲和香港的講者出席,他們將討論多位近代知名神學家的思想、教會改革,以及近年最熱門的議題──共議同行。
【國際研討會】依納爵靈修對當代神學及教會改革的影響
守護新竹、熱誠愛人的牧者:馮德山神父殯葬彌撒
曾於八十歲接受新派遣,至新竹山區服務的馮德山神父,於2025年4月1日蒙主恩召。年屆97歲的馮神父出生於西班牙,但只待在母國21年,卻有長達65年的時光在台灣服務。他大半的牧靈生涯都在新竹,他把整個生命,還有自己所能做的,全都拿來答覆天主所託付給他的使命。
聖枝主日:自我空虛,與主逾越
如果說天主子愛人愛到成為了「人」已經是「驚天動地的自我空虛」,那麽祂為了人類終極的得救,以「受苦僕人」的姿態甘之如飴地在十字架上徹底地奉獻自己,這第二次的自我空虛何嘗不是一種「極度瘋狂的自我貶抑」? 在聖枝主日(苦難主日)裡,讓我們默想主耶穌的深情大愛,為能更好地進入聖週,領略天主愛人愛到極度瘋狂的偉大逾越奧跡。
「神」與「道」國際研討會
「神是誰?道又為何?」耶穌會台北利氏學社與巴黎利瑪竇學院將於2025年5月7至9日,聯手主辦國際研討會,邀請當代的猶太教、基督宗教和道教學者專家,重新審視十七、十八世紀在中國的耶穌會士首次提出的這個議題,深入探究「神」與「道」這兩個詞語的歷史與當代意涵。
受邀參與給予的使命:JCAP 2025年資發人員會議
「募款是一門溫柔的藝術,教導人們給予的喜悅」,這是耶穌會財務總長助理婁伯神父在亞太區聯會2025年資發人員會議中,邀請與會者反思美國募款達人亨利.羅索的一句名言。此次會議選在泰北清萊的沙勿略學習社區召開,25位與會代表除了學習依納爵式募款的五大原則、探討與資源開發相關的主題,也為遭逢苦難的緬甸尋求援助的管道,與被剝奪者患難與共、同舟共濟。
紓緩壓力,提升韌性:澳門海星中學及利瑪竇中學教師發展日活動
耶穌會所屬澳門海星中學及利瑪竇中學,於2025年4月3日聯合舉辦教師發展日培訓講座,邀請耶穌會林神父與宗神父主講「紓緩壓力,提升韌性——學校環境中工作人員的自我照顧」,透過心理學及靈修智慧,幫助教職員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中找到平衡與成長。
成為真心感受一切的醫者:輔醫大體老師感恩追思禮學生代表致詞全文
清明時節,我們感恩、追念先人。輔仁大學醫學院已於2025年3月19日為無私奉獻的大體老師舉行感恩追思禮,典禮上學生代表醫學系四年級陳怡森致詞時,除了感謝大體老師及家屬的愛及慷慨,也分享五位無言老師不僅讓學生認識生命,也認識了他們自己。她表示,學生們會永遠感恩,懷念,並成為一個更靠近真善美聖,有耳朵傾聽、有口表達、用真心感受一切的醫者。
【親子活動訊息】從家庭互動中看人我界線
兒童節快到了!父母的身心靈健全,是給孩子最棒的兒童節禮物。耶穌會兒少保護辦公室的三名宣講志工與台灣普世博愛運動團隊合作,從四月起,特別策劃一年4場的「新家庭系列活動」,內容涵蓋人我界線、善意溝通、情緒暴力,以及兒少保護,舉凡多數家庭會面臨的問題,宣講志工都一一為親子著想了。名額有限,歡迎盡速報名!
馮德山神父 安息主懷
十六歲即入耶穌會,畢生幾乎都在教會堂區第一線牧靈的馮德山神父(Fr. José María Fontecha, S.J.),於主曆2025年4月1日早上6點25分,在台灣新莊頤福園安息主懷,享耆壽97歲。
讓青年在主愛中找到人生方向:2025耶穌會亞太聖召推廣會議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負責聖召推廣的14位耶穌會士,於2025年3月24至28日齊聚台灣新莊的輔仁大學,參與主題為「在21世紀運用依納爵教學法推廣聖召」的會議。此次會議標誌著聖召推廣工作的進一步深化,未來這份使命將在各地持續展開,陪伴更多青年在天主的愛中找到人生方向,勇敢回應召叫,走向更豐盛的生命。
北京中國學中心參與國際教育會議 培養學生全球視野
北京中國學中心(TBC)代表團在執行總監古嘉文博士的帶領下,於2025年2月26至28日參加了由日本東京上智大學主辦的國際耶穌會大學協會(IAJU)國際教育會議。這次會議吸引了來自22個國家與地區的46所高等教育機構,旨在為耶穌會大學的教育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分享創新策略和最佳實踐,推動全球高等教育的發展。
「生活爵招-與情緒做朋友」高雄靈修講座 發現信友渴求
耶穌會資發室與台北依納爵靈修中心及南部依納爵靈修工作室,攜手在2025年3月20日為南部恩人舉辦一場「與情緒做朋友」的講座。這場活動不僅讓參與的恩人認識且覺察自己的情緒,也讓主辦單位感受到南台灣信友對靈修課程的渴求,彼此期許日後能夠在南部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