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聖經

紀念聖熱羅尼莫逝世1600周年

熱羅尼莫(Girolamo)是基督宗教史中最具影響力的聖經學家之一 1,第一位翻譯聖經中的絕大部分書卷的人,他的拉丁文聖經譯本即《拉丁文(聖經)通行本》(Vulgata),在長達千年的時間內成為西方世界基督徒手中的通行本。

聖經在華 沃土新芽 — 向房志榮神父致敬

不畏新冠病毒疫情籠罩,第43屆神學研習會依舊如期於2月7至8日在輔仁大學濟時樓舉行。主辦單位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在籌備研習會時,就考慮到《聖經》是整個基督徒信仰的基礎,因此決定結合聖言與文化,將「聖經在華 沃土新芽」選定為這次研討會的主題。 聖博敏神學院的聖經神學台柱教授房志榮神父今年榮休,房神父1926 年出生,是取得羅馬宗座聖經學博士的首位華人;因此,也藉這次的神學研習會向這位國寶級神父致上最高敬意,這兩天研習會的主講人或者是房神父的學生,或者是與他有所聯繫,所以這兩天的研習不僅是向房 神父對於整個聖博敏神學院、以及華人教會的大貢獻致敬,同時也藉著這些主講者的演說,讓大家看到《聖經》翻譯及《聖經》研究的傳承。 研習會共有6個主題演講,重點摘錄如下: 主題 1:探討聖經文本給中譯本帶來的啟發 主講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崔寶臣神父 崔神父學養扎實,娓娓道來《聖經》從希伯來文、希臘文及拉丁文的原本,到後來不同語文的翻譯及各種不同的版本,以及從早期的手抄本到後來的印刷本,在這麼多的文本中,有的可能因為手抄筆誤、或自行解讀改字抄寫、或因應時代用語轉換用詞、甚至翻譯錯誤,使得後來的學者必須不斷考證、研究。這讓人深深感受到研究《聖經》真的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崔神父表示,拉丁文《聖經》雖然不是最原始的版本,但在天主教教會歷史中,有重要地位;從最早的時候是用古拉丁譯文,後來經過整理修訂,直到1592年,當時的教宗克雷孟八世出版了拉丁文通行本,一 直用到梵二大公會議,不過,這個版本仍有一些問題,因此又再一次修訂,直到1979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修訂完成,出版了新拉丁通行本《聖經》。所以,看得出來,拉丁通行本在教會整個歷史中,也是不斷地被修訂。 而中文《聖經》的翻譯大部分都是根據拉丁文本,從早期翻譯成文言文,後來翻成白話文,直到思高版《聖經》,才選擇從希伯來文把《舊約》翻譯出來,《新約》從希臘文翻譯。早期的中文《聖經》翻譯都是外籍傳教士在做,曾經有一位耶穌會士嘗試用當時的普通話來翻譯《聖經》,例如,將麵包翻成饅頭,因為當時華北都是吃饅頭,大家不知道麵包是什麼,所以,在最後晚餐時,就翻譯成「耶穌拿起饅頭來,將它分開……」,不過,這個版本未獲教廷批准,所以沒有發行。 崔神父強調:在這些《聖經》的修訂中,可以看出《聖經》是一個活的文字,《聖經》活在教會歷史中,從初期教會不同的文本,到後來不同譯本,都有它的角色及價值,其豐富多元性,值得我們認真挖掘並努力了解《聖經》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蘊藏。當然也希望未來能有一 個共同譯本的中文《聖經》;而這個中文《聖經》的翻譯需要集結眾人 之力,以團隊合作的方式,一起繼續努力。 主題 2:房志榮神父對聖經中文翻譯的貢獻 主講人:聖方濟沙勿略修會會士麥克儉神父 麥神父是房志榮神父指導的最後一位博士研究生,他在演說中指出,房志榮神父在《聖經》翻譯中,提出「動態對等」的方法,也就是:一句話還一句話(word-for-word),不如以思想還思想(thought-for-thought);《聖經》的翻譯,不論是從古老的希伯來文翻譯成希臘文,或從古希伯來文/古希臘文翻譯成現代語言,翻譯的錯綜複雜性在於文字、觀念及固有的說法,也就是說從一種語言轉變到另一種語言的過程中,總是存在丟失或添加某些內容、操縱、結合或貧乏其意義;亦即兩種不同的語言不可能完全找到相等的字詞轉換,正因為沒有確切的相等,因此在翻譯中,只能找到最接近相等的對等。 在先知書及智慧書中,不少翻譯與原文有很大的差異,例一: 希伯來文/美酒與烈酒都能悅樂人心,然而,二者都不如戀人之愛。 希臘文/美酒與音樂都能悅樂人心,然而,二者都不如愛好智慧。 這個差異可能來自相似詞彙的閱讀錯誤,也可能是故意造成的,以符合當時的習慣及認知。 例二:厄里亞為他們折斷了糧食的杖。 這個「杖」是為了打落麥穗之用,在巴勒斯坦農村是很普遍的工具, 因此,折斷這個杖意味著沒有麵包了,因為沒有杖就不能打麥,所以,另一個翻譯就寫成:厄里亞斷絕了他們糧食。希臘文則說:他使人民遭 遇飢荒。房神父認為,在翻譯的過程中,也需要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 釋經者應以當代的語言適切的表達出《聖經》的意義。 主題 3:華文聖經學先驅對中華教會的影響 主講人:輔仁聖博敏神學院教授胡國禎神父 胡神父曾是房神父的學生,之後與房神父在神學院共事多年,他認為房神父對華人教會的影響既深且遠。 梵二之後,教會大力推廣教友讀經,在梵二文獻《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中提到,天主聖言是一道光,熱切傾聽聖言是與天主相遇不可或缺的功課。因此,房神父在華人世界對閱讀《聖經》的推廣不遺餘力,胡國禎神父受到房志榮神父身教言教的影響,也大力推動門徒班、小磐石讀經。 不過,胡神父指出,多數讀經小組在照本宣科讀完《聖經》本文、分享感想之後,就成了聊天會,讀經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多數 教友不太了解,其實要讀懂《聖經》,還必須參考《聖經》詮釋書籍。《聖經》好比一座大森林,讀經必須先從宏觀角度著眼全貌, 然後進入森林微觀,細細體察每一棵樹的特質,先見林後見樹,一旦讀懂《聖經》,那麼就會有興趣了。胡神父還指出,基督徒因信成義不是瞬間的改變,這個改變是一個過程,目的是與天主和好, 努力走成聖的道路。 胡神父表示,房神父在學術上的成就無庸置疑,他對《聖經》詮釋的認知更是深受房神父的影響了,不論是在日後教學、在合一運動,或是牧靈工作上,都受到全面性的影響。此外,讓他感受最深的是房神父的人品,房神父慷慨謙卑,同時不畏權勢,直言公義, 令人可敬可佩。 主題 4:將曆法作為禮儀標準重建了以色列 主講人:聖方濟沙勿略會會士杜敬一神父 杜神父學養豐富,旁徵博引,帶大家從「厄則克爾先知的陽曆」來看猶太人藉測量時間的曆法,讓時間與天空(星辰的運作)連繫在一起,透過全宇宙一起慶祝天主的臨在。 杜神父說,猶太人流亡前,使用農曆,流亡後,厄則克爾選用陽曆做為以色列測量時間的新法,將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的360度對照一年的每一天,將這個曆法作為猶太禮儀的標準,讓宇宙也一起參加以色列對天主的敬禮。他指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是,以色列的先知沒有使用曆法及天文學來預測人的命運,這個曆法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展示宇宙的和諧,及反映天主的智慧。 主題 5:後母語時代以原住民族語詮釋聖經 主講人:台灣長老教會Walis Ukan(張秋雄)牧師 張牧師為賽德克族人,目前擔任玉山神學院副院長,舊約學副教授。基督教進入原住民部落大約百年歷史,過去原住民都是以部落為主,但 原住民在接受了基督信仰之後,不單單是部落與部落之間產生連結,各族與各族之間也產生了連結,各部族之間因這著相同的信仰而彼此結合在一起。 根據統計,目前原住民族中有大約47%已移民到平地,居住在都市中,他們經驗到與原鄉切割以及原鄉土地逐漸流失的事實,這是所謂「失落的新一代」,他們大多都不會說母語,成為失語的一代。 此外,部落耆老逐漸凋零,危機浮現,因為原住民部落在過去的傳統都是以口述方式傳承文化、生活經驗及智慧哲學,而現因耆老凋零, 文化傳承出現斷層危機。尤其在原住民的觀念裡,母語若消失,便斷絕了與祖先的聯繫,不過,藉著《聖經》母語翻譯,不僅重新振興母語,同時也透過翻譯,收集母語語彙,而且進一步界定母語的意義, 讓原民語言更加豐富。另外,在翻譯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文化碰撞,例如,在賽德克語沒有「聖靈」這個字,賽德克人說的靈就是鬼魂,為了確切地翻譯,譯者必須請教部落耆老,這讓原民重新找回失落的根及新的力量,繼續文化的傳承。 主題 6:推廣讀經活出信仰的實務經驗分享 主講人:耶穌會穆宏志神父、 方濟會林思川神父 兩位神父在推廣讀經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穆宏志神父指出,《聖經》是一切神學的基礎,個人祈禱也是從《聖經》 開始,因此讀經非常重要;我們也必須認清,閱讀《聖經》不是在念一個外國宗教的祈禱或文化,而是在了解我們的祖先,同時,也分享智慧。穆神父說,就好像他在學中文時,會讀成語故事,同樣的,我 們讀《聖經》也可以讀《舊約》故事,藉此對《聖經》有些了解。 林思川神父表示,自從梵二後,教會開始使用地方語言,再加上思高《聖經》的發行普及,以及不少神父大力推廣,因此使得多數教友普遍了解到讀經的重要。不過,兩位神父也都一針見血地指出時下許多讀經小組的弊端及危險,如:斷章取義、望文生義、自由聯想…… 等,因此,林神父也提出一些良好的讀經方式,譬如:參加有系統的讀經班,或先從歷史的架構逐步閱讀《聖經》篇章,先了解大脈絡, 從救恩的歷史著手。讀《聖經》到最後就是信德,是真的相信這些就是天主的話,當然,最後還要把信仰活出來。 請支持推廣聖經神學教學及研究的永續工作 這次的神學研習會 特別安排了「與房志榮神父有約」,由熟悉房志榮神父的陳德光教授、詹德隆神父與麥克儉神父暢談他們所認識的房神父, 讓大家對這位國寶級的聖經學家有更進一 步的認識與了解。同時,為感謝房神父自1964年開始執教於輔仁聖博敏神學院逾半世紀的貢獻,輔神校長鄭家樂神父頒發榮休證書給房神父,並宣告成立「房志榮神父聖經神學教授基金」,以基金新台幣貳仟萬元, 資助未來20年在輔神研究聖經神學與教學的教授,在安定的生活條件下,全心從事神學教學、研究、寫作及編輯等工作,鼓勵後進繼承房志榮神父研究聖經神學與教學的精神。 這次短短兩天的神學研習會讓人深深感受到《聖經》的豐富及精彩,每位主講者都以不同的角度切入暢談,讓大家獲益良多。神學研 習會「聖經在華 沃土新芽」的主講內容,將在《神學論集》第204期 刊出,2020 年7月出版,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