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於2024年12月6日慶祝在臺復校70周年校慶的內思高工,由耶穌會於1954年於新竹縣新埔鎮成立,起初在新埔天主堂上課,後來遷移至現址。除了當年引入電機和機械知識嘉惠在地學子,70年來也與新埔居民建立深厚的情誼。耶穌會辦學精神強調反省、服務他人與追求真理,這一核心價值始終是內思高工堅持的教育信念,也是學校每一步成長中貫徹的使命。內思的學生不僅具備因應現代挑戰的能力,也能將其用來服務他人、改善世界,展現出真正的世界公民精神。
內思高工70周年校慶:合而為一,共創未來
范姜群暐談王秉鈞神父對其一生的影響
2021年是王秉鈞神父入會60週年金慶, 在許多教友眼中, 來自義大利的王神父是一位充滿犧牲奉獻精神的耶穌會士。 特別注重對長者的關懷,並聆聽、觀察他人的需求, 即便半夜教友有需要,他也不辭辛勞地出門爲他人服務。 他的身教,也感動教友們投入陪伴青少年及弱勢的行動。
為地球祈禱|《照料受造界祈禱日》祈禱文
自從《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以來(2015 年 5 月 24 日),為基督信仰的大家庭而言,每逢九月的第一天,就是照料受造界祈禱日以及受造界時期的開始,到 10 月 4 日,在亞西西‧聖方濟各的紀念日結束。
徐森義神父|異地求學困頓時 遇到那個一直陪伴我的台灣天主
耶穌會「靜山初學院」最後一屆的徐森義神父, 在完成初學前半年因爲初學導師健康因素, 沒有辦法繼續執教,遂轉到位於馬尼拉的神學院, 這突來的變化,讓當時的「徐修士」不能適應, 所幸,每當他走進聖堂祈禱時, 都會遇見那位一路陪伴他的「台灣天主」….
徐森義神父|正式「入籍」耶穌會後 對自己的期望
徐森義神父於2021年7月31日聖依納爵瞻禮日當天宣發《末願》, 正式成爲耶穌會中華省的一員。 「入籍」後,徐神父對自己的期望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同爲勇敢呼應天主召叫度奉獻生活的會士祈禱, 也爲耶穌會的聖召祈禱。
願末期病患者因他們對天主的信心, 以及弟兄姊妹的愛而得到支持
醫學長足發展,很多在以前無法醫治的疾病, 現今都有療法,或至少能夠將病情控制, 盡量讓病者可以如常過活。 縱然醫學昌明,世界仍有很多不治之症, 而且我們可以肯定,永遠都會有無法醫治的病症陪著我們。
願受造物能受到保護、珍視,並被視為天主的禮物供人使用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早在一九九零年就已經關注到生態危機問題。身為教宗,他當然是從信仰的角度觀之,目的不是在於提供技術支援或解決方法,而是關注危機涉及的倫理道德。他呼籲大眾攜手合作,立即從倫理層面著手,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菲律賓省終身修士宣發《末願》
雖然疫情嚴峻,卻沒有阻斷修道伺主的信念。耶穌會菲律賓省的五位終身修士之一的 Jeffrey Pioquinto SJ,於日前在三寶顏亞典耀大學耶穌聖心堂宣發《末願》。
緬懷民權運動領袖 馬丁·路德·金恩博士
美國政府於1986年訂定每年一月的第三個禮拜一,也就是大約在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生日左右,為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紀念日(Martin Luther King Jr. Day)向這位民權運動領袖致敬。
九局下半的氣候危機┃耶穌會抗議《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延後舉行
耶穌會《薩威網絡》(Xavier Network)代表耶穌會團體,向歐盟和非洲聯盟領導人發出兩封公開信,表達無法接受《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uk延後一年舉行,因為大自然急遽的變化,已經從過去的「氣候變遷」,迫切成「九局下半的氣候危機」,人類必需加速回應生態的緊急狀態。
明勵志神父 Luigi Minella, S.J.
1911年9月17日,一位澳門的慈愛牧者和教育家、意大利籍耶穌會士明勵志神父在德國誕生。 明神父於1930年加入耶穌會初學院,1939到達我國中華大地福傳。 他於1945晉鐸後,於安徽蚌埠的崇正中學任教,並在1951年到達香港,之後轉抵澳門。 當時眼見本澳貧困兒童眾多,懷着基督大愛的明神父於1955秋正式開辦利瑪竇小學,從此為本澳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優秀卓越,且德智兼備的青年領袖。 我們感謝天主賜予澳門明神父這位慈愛的牧者和教育家,為當時本澳的貧困學生提供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爲此,我們同聲祈禱,祈求上主眷顧下一代的教育。
年度報告┃耶穌會難民服務JRS
感恩過去有您的慷慨支持,使《耶穌會難民服務組織 JRS》團隊能夠在全球56個國家及地區,爲811,884難民及流離失所者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