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煥神父安排他的「第三年培育」過程,真可謂命途多舛,以致他從晉鐸到真正進行第三年,中間相隔了15年。但這不曾稍減他從第三年培育中,所收穫的果實。他娓娓道來申請過程所經歷的種種,最後怎樣仍在天主的安排下發現,耶穌會的生活就是體驗天主的愛,我們先被天主所愛,然後去愛別人,愛別人就是服務。
在一切事上愛與服務:朴正煥神父的第三年培育
耶穌會卒試期間的沉浸式體驗:尋求跨宗教交談及生態更新
四月底,來自五個國家,正在接受卒試培育的八位耶穌會會士,齊聚於印尼西爪哇省的一座伊斯蘭寄宿學校,參加為期一週的沉浸式體驗。此體驗的內容,除了讓他們建立社區及環保意識外,更開啟他們與伊斯蘭文化、宗教的對話。
回顧省思、 展望未來: 杜嘉豪修士的第三年培育
在徐匯中學服務的杜嘉豪修士,2022年底到美國與愛爾蘭接受第三年培育,他更深地認識天主、耶穌會、自己,還有他人的苦難和需要。完成耶穌會最後一個階段的培育後,他更全心信任、依賴天主。
建立更深刻的關係:我的第三年培育
台北古亭耶穌聖心堂本堂神父裴育聖,今年2023年初被耶穌會中華省派遣至澳洲墨爾本會院,接受耶穌會會士最後一個階段的培育,也是一般稱為「第三年」的培育。經過七個月,他與耶穌會、與天主,還有與自己,建立了更深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