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煥神父安排他的「第三年培育」過程,真可謂命途多舛,以致他從晉鐸到真正進行第三年,中間相隔了15年。但這不曾稍減他從第三年培育中,所收穫的果實。他娓娓道來申請過程所經歷的種種,最後怎樣仍在天主的安排下發現,耶穌會的生活就是體驗天主的愛,我們先被天主所愛,然後去愛別人,愛別人就是服務。
在一切事上愛與服務:朴正煥神父的第三年培育
懷著希望為眾人益處服務
希望是什麼?它一如所有的恩寵,是我們被賜予的禮物,而非自己所生成,尤其,基督徒的希望是展現於行動之中。一起來分享,作者麗莎.克利經歷癌症與骨髓移植的生死關頭之後,她體會到的希望是什麼,又源自何處。
服務是愛的果實 耶穌會亞太區新祝聖執事感言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甫於十月十四日祝聖十二位執事,他們分別來自耶穌會的五個會省和一個省區,包括一位中華省的 Gabriel Liu 執事。在感恩祭中代表致感謝詞的馬爾他籍利仁驊(Rob Rizzo)會士,不斷強調愛與服務。他說:「我們站在你們面前,因為我們想要服務,我們想把天主通過你們及教會分享給我們的這份愛,也分享出來。」
敬禮耶穌聖心:以愛還愛、以心體心
向耶穌聖心祈禱意味著以愛還愛,對耶穌的深情大愛作出愛的回應…
本篤十六世給耶穌會士留下的風範
梵蒂岡前發言人,耶穌會士隆巴爾迪神父(Fr. Federico Lombardi, SJ)在本篤十六世擔任教宗期間及榮休後一直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目前他是若瑟.拉青格—本篤十六世梵蒂岡基金會 (Joseph Ratzinger–Benedict XVI Vatican Foundation) 的主席。在本文中,隆巴爾迪神父與我們分享耶穌會及全體會士緬懷本篤十六世的四個理由,為他的一生及牧靈事工向天主獻上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