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提到,有不少天主教徒受到社會坊間基督新教神學思想影響,以致對天主有所誤解。 但是,這些所謂新教神學,其實並不完全來自新教,而是有不少部分來自梵二前的思想。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天主教徒對信仰的表現,比現在的教徒熱心得多,修和是要排長龍的,教友也時常渴望全大赦。 是什麼因素令教友這樣熱心?
靈修(7)—對天主的誤解,梵二前的思想
靈修(6)—對天主的誤解之三
上次我們談到天主教徒也受基督新教徒的影響,尤其在理解聖經方面。 但是,若是不對天主教的信仰有基本認識,也很容易受基督新教神學方面的影響。因為傳媒也時常用上這些概念來理解「神」。不過慶幸的是,無論怎樣誤解,我們天主教徒始終對聖母尊敬有加,不會認為恭敬聖母不對。
靈修(5)—對天主的誤解之二
上次談到,因為世人對神有某種印象,而我們有些教友又不分青紅皂白,照單全收,於是,便形成對天主有誤解,經驗不到祂的愛。 除了世人對神的前設外,我們天主教徒也受基督新教的影響。為何天主教徒會受基督新教徒的影響?
靈修(3)—和天主建立關係,並不容易
上星期我說,靈修就是要和天父建立個人而親密的關係。 可能有朋友看見,便會說,啊!?原來這樣簡單?
靈修(2)—靈修與天主
上次提到,靈修不能脫離生活,若天天望彌撒唸日課,但卻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這並不叫靈修。 但是,若用上同一理念,中國人的修身齊家,內聖外王,達致理想的人格,就如孔子所提出的,這些理念是靈修嗎?
靈修(1)—靈修與生活
有些朋友以為靈修單單是做一些練習、祈禱、參與彌撒、朝拜聖體、念日課等等。不錯,這些都是靈修或祈禱,但卻不是靈修的全部。或許可以說,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最終目標是成聖,學習耶穌。所以,靈修最重要的部分是我們的生命有所改變,變得更肖似基督。
八天個別輔導避靜
誕生在五百多年前的依納爵,是耶穌會的會祖,但他對後世的貢獻並不只是創立了耶穌會,更開啟了一種特別適合我們這時代的靈修方式。 文藝復興時代所呈現的信仰挑戰,有些部份與我們現今面對日新月異之科技發展所帶來的衝擊類似:我們同樣經驗到人類突破限制,對自然界擁有更多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