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使命

jesuit-education

耶稣会教育的特征

1.肯定世界的
耶稣会的教育肯定世界基本的善。在学习天下万物时,它设法激起一种惊叹感和神秘感。

2.团体中每一个体的完整培育
耶稣会的教育探索人性。它帮助人类团体内的每一分子充分发展所有天主赋与的才能。

3.宗教的幅度渗透整个的教育
宗教和灵修培育是耶稣会的教育整体的一部分;在教育的过程上,它不是附加的,也不可分离。在所有的课堂里,在学校的氛围内,尤其在正式的宗教课中,作一切的尝试,提供以信德回应天主的机会,把它当作一件真正合乎人性,而不违反理性的事,同时发展那些能够抵抗现代生活中世俗主义的价值观。

4.一件使徒工作的工具
个人的培育不是一种抽象的目的;耶稣会的教育也关注到学生在人类团体中,如何利用他们所受的培育服务他人。

5.信仰与文化间的交谈
个人和文化结构是属于人性的、不完善的,并且有时受到罪恶的影响而需要悔改;天主亦在各式各样的文化方式中启示自己。耶稣会的教育鼓励与其他文化,包括各种科学,的接触,和对它们真实的赏识,好使学生能对每一种文化的贡献和缺点作创作性的批判。

6.对每一个体的照顾和关切
课程集中于人多于应授的教材。透过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促成负责任地运用自由的成长。教师与行政者一方面尊重学生们的隐私权,也准备好聆听他们的关注和需要,与他们分享人生经验,并在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方面帮助他们。

7.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每个学生成为一个愿意为自己的教育承担责任的独立的学习者。透过积极的参与,鼓励个人学习及反思,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掘及创新。

8.毕生向成长的开放性
耶稣会的教育要设法灌输学习中的快乐,和终生学习的意愿。

9.价值导向的
耶稣会的教育包括对价值、对态度、并对评估判断标准能力的培育。每一个学生都应有自律:这种自律可表现于理性的严谨、贯撤认真的学习、及尊重人性尊严的操守。在一所耶稣会学校里,学生可透过有系统地审视相互抗衡的观点以制定一套价值体系。

10.对自我的实际认知、喜爱和接纳
耶稣会的教育强调生活中的乐趣 — 这是负责地利用自由的结果,但它也承认罪恶的现实性及其对自由做成的障碍。它鼓励学生们,透过检视个人的偏见及评估相对的善和不同的价值,辨别及消除成长的障碍。教师和行政人员们要帮助学生反省个人的经验,让他们明认自己的天赋,也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尽可能予以突破。

11.对世界的实际认识
耶稣会的教育强调所有的受造物都是好的,同时对罪的社会性影响有所警觉,这种警觉使学生体认人和结构是能够改变的,并且为这些改变而投身工作,为所有的人带来人性尊严及社会公义的契机。

12.基督是楷模
作为基督徒就是要步武基督,效法祂为天主的爱和宽恕作见证,与所有受苦的人同甘苦共患难,并且为他人服务而不问收获。

13.牧灵的照顾
牧灵的照顾使每个人能回应天主爱的召唤,并深化他们献身服务他人的意愿。耶稣会的教育协助每个学生回应天主对他或她在个人或职业生活中服务的召叫。

14.祈祷与崇拜
祈祷是信德的表现,不断重申个人的承诺,和与天主建立关系的方法。与天主信德的关系,无论是个人的或是团体的,都鼓励效法基督作为“为他人服务的人”。耶稣会学校鼓励其天主教成员在宗教或灵修礼仪中表达自己的信仰,以为学校的目标作见证。

15.积极生活
耶稣会总会长伯铎.汉斯.柯文柏于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在法国凡尔赛向耶稣会校友说:“我们强烈要求你们,并设法启发你们,将你们所珍爱的种种价值观,你们在培育中所接受的价值观,在具体的行动中践诸实行。”

16.服务信仰而履行正义的教育
履行正义包括追求和平的行动,其目的在使每个新型社会中的新型人成为完全合乎人性的,并负起促成他人人性发展的责任。耶稣会的教育重点便是追求正义的教育。适当的知识配合严格而批判的思考,将使在成年生活中献身为正义而工作更为有效。在一所耶稣会的学校中,追求正义的教育包括对社会作批判性的分析;政策和课程要对消费者社会的价值观作反见证;及有机会与不公义的世界作实际的接触。

17.为他人服务
耶稣会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靠天主的助佑,并为全人类的好处,他们应发展天赋的才能。为了促进对他人的关顾,耶稣会的教育强调集体价值。教师要在他们的生活中,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对人性尊严的尊重。

18.对穷人特别的关切
响应基督的召叫 — 他曾对穷人特别喜爱并关怀,教会和耶稣会对穷人作了优先的选择。耶稣会的学校并不为任何一个阶级的学生而存在。每所耶稣会的学校要尽其所能协助有需要的人。耶稣会的学校提供与贫穷人接触及服务他们的机会,好使学生反省并了解贫穷的种种原因。

19.为教会服务的使徒工具
耶稣会的教育目的是培育有原则的、价值导向的、为他人服务的人。一所耶稣会的学校,要为本地的人民团体和宗教团体服务,并与本地的主教合作,作它服务教会的部分工作。耶稣会的学校鼓励与所有善意人士合作与对话,无分宗教与信仰。基督徒是福音的见证,为人类社会服务。

20.为积极参与教会作准备
耶稣会的教育致力于所有学生的宗教信仰培育,教会生活的具体经验可裨益全体学生。基督徒学生学习了解并爱护教会和各件圣事,其他学生亦可透过各种机会认识基督信仰。

21.在培育上要杰出
耶稣会的教育旨在人的每一个幅度都得到最高限度的发展,终身持续这发展的意愿,及善用天赋才能以服务他人的动机。它并非要准备一批社经精英,而是要培育服务的领袖。服务建基于对天主的忠诚许诺,及对基督的决心追随上,这诱发一种时常作“更多”的意愿。这意愿渐转化成学生追求杰出的学术成就,个人的成长及最终成于行动的必要个人准备。

22.为杰出作证
学校的政策应在于制造一种氛围,以促成杰出。教育团体内的成年成员们,要凭借专业的才能及献身的热诚,为杰出作见证。

23.在俗人士与耶稣会士的合作
在俗人士和耶稣会士,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分享同一使命,相互合作有如同一的使徒团体,以培育学生。学校的法律结构,要容许学校在其管理上能获得彼此充分的合作。

24.团体精神
耶稣会学校团体中的各成员,应保持自由及经常性的沟通,包括正式的讨论及社交聚会,以求贯彻实行源自依纳爵慧悟的教育特征。

25.学校的结构
耶稣会学校强调耶稣会士团体、教师、学生、家长、校友及赞助人之间的合作。耶稣会应提供机会,使整个的学校团体能分享依纳爵的愿景;尽可能帮助家长们了解、重视,并接纳依纳爵的世界观。在学校推行的价值观,应与在家庭中所推行的价值观一致。

26.落实耶稣会的教育目标
耶稣会的传统向来鼓励教育工作者,运用自由及想像力来选择教学技术、教学法等。学校的行政和惯例,均鼓励反省和评鉴。

27.耶稣会学校的“制度”
耶稣会的学校因着大家的共识和共同目标而结成联网,亦鼓励教师和行政人员与其他学校交换理念和经验。

28.专业的训练和延续的培育
凡是耶稣会学校内的教师及行政人员都应争取机会继续接受教育,改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