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靈修原為一體,更是靈性生命的鮮活表達。耶穌會中華省藝術家杜嘉豪修士於2025年6月27至29日,受邀在馬來西亞八打靈再也聖方濟沙勿略堂帶領一系列藝術與靈修的體驗活動,讓參與者藉由想像力與信仰相遇,並在其中發現天主。
這個週末靈修體驗活動以「在藝術中找到天主」的講座揭開序幕。杜修士在分享中表示,任何形式的藝術表達——無論是繪畫、雕塑、編織、手作,甚至音樂——都能喚醒感官,引領人靈更親近天主。參與者深受鼓勵,意識到藝術可以作為祈禱、體驗天主臨在與獲得靈性洞見的途徑。
第二天上午的活動以「面具製作」的工作坊進行,杜修士邀請參與者為他人製作面具,在過程中默觀天主創造的尊嚴與美好,同時這也是一段自我發現、祈禱與療癒的歷程。一位參與者分享道:「這讓我體會到他人的美,以及天主如何細緻地創造了他們——從最微小的特徵到最顯著的部分。」另一位參與者Mildred Lopez則表示:「無論我們為了生存戴上何種面具,天主總能透過面具的眼洞凝視著我們。我們真實的自我就在面具的內裡。」
對Mildred而言,這個工作坊也是學習交付的體驗。她坦露:「順服於他人為我塑形,是一個充滿各種感受、令人不安且凌亂的過程。當時很難想像這會帶來任何好處。」然而,如同許多參與者一樣,Mildred在過程中發現了天主慈愛而溫柔的雙手。她說:「這是一次謙遜的經驗,讓我明白天主為祂的旨意創造了我,為此,我是完整的。」
當晚,杜修士分享自己的聖召故事,回顧他在耶穌會的二十五年歲月。他的分享真摯而深刻,展現出藝術、服務與依納爵靈修如何塑造了他的旅程。在分享中,他沒有談及戲劇性的皈依時刻,而是講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微小的服從與愛的舉動中,看到來自天主意想不到的祝福。他的故事邀請眾人忠信地活在當下,並信賴天主往往以最簡單的方式,在我們內、並透過我們工作。其中的一位參與者Leona Kiu表示:「透過杜修士的分享,我看見了天主的祝福。回顧自己的生命,我意識到許多出於服從而做的事,最終都成了恩寵。」
最後一天的創意工作坊跟陶土塑造有關,在杜修士既有詩意,又充滿靈性深度的引導下,參與者在捏塑和撫平陶土時,默想個人如何被天主的愛所塑造。陶土成為我們的生命的象徵——柔弱、不完美,透過神聖的陶匠塑造後,成為美好的作品。
在這幾天的活動裡,參與者藉由畫筆、靜默與陶土的塑造中與主相遇。杜修士帶領的活動創造了神聖空間,讓藝術成為通往恩寵的渠道。當參與者離開羅耀拉廳時,他們不僅帶著親手製作的工藝品,也帶著一份更深的體悟:天主臨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在色彩、紋理、脆弱裡,在靜謐中,而或許最重要的是,在我們生命故事靜靜展開的歷程裡。
圖/文:耶穌會亞太區聯會官網
作者:Auxilia Rose Anak Boni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