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會亞太區聯會 (JCAP) 2025年高級長上會議,2月10至14日於帛琉的科羅州舉行。與會的長上除了認識耶穌會在密克羅尼西亞的使命,了解亞太區使徒工作的進度,也聆聽演講者介紹人工智能,並傳授可供靈活規劃的有效對策。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 (JCAP) 2025年的第一次高級長上會議(Major Superiors assembly),2月10至14日於帛琉的科羅州(Koror)舉行。雖然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的耶穌會,屬於耶穌會美東會省的傳教區,但與耶穌會亞太區聯會長期保持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與菲律賓會省。在1668年第一批抵達關島的耶穌會士是墨西哥籍與菲律賓籍,而在整個17至20世紀,這些群島上有前仆後繼的耶穌會士殉道。
目前密克羅尼西亞有11位耶穌會士,今年6月以後會有一位新司鐸加入此行列。密克羅尼西亞歷來的長上,皆照慣例參加亞太區的高級長上會議。開會期間,現任長上愛德華.奎南神父 (Fr Edward Quinnan SJ),為大家簡介耶穌會在密克羅尼西亞的使命。儘管面臨許多挑戰,他們仍繼續將青年、邊緣團體、環境,以及與地方教會的夥伴關係,列為優先的使徒工作。
接下來的幾天中,應邀的演講者以視訊方式加入會議,分享他們引人注目的見解與提案。任教於菲律賓馬尼拉雅典耀大學的吳彰義神父(Fr Johnny Go SJ)關於人工智能 (AI)的報告,特別是它對於耶穌會在教育及社會方面的牧靈工作,所能發揮的作用與造成的影響。由於 AI 具備強大的潛能,還有它在我們生活方式上,越來越普及的角色,因此AI 的素養更形重要。吳神父強調,AI 不應該取代人類的自主性,並提醒在耶穌會今日的使命當中,只有人類,也就是我們的領導者和其他牧靈同工,才具有批判性思考、創造力與道德規範。
菲律賓會省社會使徒工作協調人雅豐索神父 (Fr Nono Alfonso SJ),也介紹了在社會牧靈工作方面,平信徒使命夥伴的培訓提案。除了培養彼此友誼和合作的精神之外,鑒於耶穌會士的人數遞減,領導、管理與組織的技能也不可或缺。他的提案列出了從規劃到培育,為期五年、包含五個單元的計畫,還有實習的時間,讓與會者將來為區聯會提出專案。

亞太區聯會旗艦計畫(Flagship Project)協調人加播.納雅瓦神父( Gabby Lamug-Nañawa SJ),報告了「照顧社區與受造界」(CCC) 網絡的最新訊息。CCC採取三管齊下的策略:轉型至乾淨能源、青年領導未來,以及強化當地社區,直接回應了耶穌會普世性使徒優先(UAPs),甚至含括了聖召推廣。CCC雖有重大進展,但仍需改善與調整,尤其在今日疫後仍然混亂的世界。
此次會議的另一重點部分是聆聽,接替康麗霖博士(Dr Christina Kheng),擔任亞太區聯會使徒計劃顧問的若翰·保祿·維拉紐瓦 (John Paul Villanueva) 報告。他為會省、會區或使命單位等,帶來可供靈活規劃的有效對策,這既鼓勵成長和修正的空間,同時也有更深入分辨的自由,並與耶穌會使命、目標及發展需求保持一致。

這次大會最有意義的時刻,或許不是出現在會議室,而是在科羅州的社區。在與會高級長上共祭彌撒的耶穌聖心堂,堂區教友慷慨地與他們及亞太區聯會職員分享時間和資源。緊接著是在鄰近聖堂的社會大廳,由帛琉人盡心盡力用溫暖和殷勤接待張羅的晚宴。另一台彌撒,由日本省省會長佐久間勤神父(Fr Ioannes Baptista Tsutomu Sakuma SJ)在聖若瑟教堂主禮,堂區教友團體也以他們特有的迎賓方式及親切歡迎所有客人到來。此外,以卓越音樂能力著稱的當地青年聖詠團,也以極大的活力與熱情詠唱,大大顯揚了上主的榮耀。
文/圖 耶穌會亞太區聯會